分类: “1号”作品的最新评论 |
观众(男,出版社编辑):
有个问题我想问一下 陈玉福老师,就刚才说起这个书的写作思路,就是刚开始你写的时候有你自己的思路,而你投了几部稿以后,你是不是就说出版社的编辑给你提出这样或者是那样的要求,你是不是写来写去就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了?
陈玉福("1号"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不会的。
观众(男,出版社编辑):
陈玉福:
我给陶社长的这个《1号检查官》,我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拿起杯子)你比方说我赤裸裸的写这个杯子,我不叫杯子,我换个别的,读者一看就知道它就是杯子。
陈立伟:
陈玉福("1号"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对。不像《1号专案组》,我就没有这个经验了,就赤裸裸的这是杯子、盛水的。最后呢叫我自己也看了脸红,那么我可能以后我会注意它。
陈立伟:
常智奇(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我是非常看好甘肃省的文学创作,我以为甘肃省的文学创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它的一种审美风格,而且它的阵容也已经凸现起来,甘肃的文学风格也就是咱们西部的文学风格的一个雏形,而且将在中国文坛占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玉福("1号"系列长篇小说作者、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我对目前甘肃文坛的氛围表示满意,我觉得这种形势一定会有好作品出现。
王登渤(青年评论家、甘肃省文联副秘书长):
我想不光是甘肃的作家,我想中国所有的作家都有应该……我想是关键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用心灵去热爱自己的生活,尤其去崇拜自己的母语和文字,用心灵去擦拭我们的母语,让它时时换发出应该有的光芒!这是我们中国作家的责任。
陈立伟:
文字稿刊2004年8月《甘肃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