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专家分析,地产和银行股的调整已经有接近尾声之势。但是我个人仍不看好地产与金融股。
最近一段时间,老收到广州本地恒大地产的促销短信,感觉发展商的资金可能出了些问题,有想尽快回收资金的嫌疑。以恒大为例。在2004-2006年,及2007年前9个月,未偿还贷款逐步增至13.77亿元、14.38亿元、22.55亿元及68.27亿元;资本负债率分别为25.8%、23.7%、28.9%及46%。这还没有计算恒大地产今年1月份以41亿拿下天河区员村二横路原广州绢麻厂的那块地取得广州地王称号所借的银行贷款。而此按问题的加剧,使得融资环境已今非昔比了。恒大一直在努力的H股上市也因为全球投资环境的恶化而于3月20日中止。因此随着国内银行的紧缩与国际投资融资环境的恶化,国内一些屯地企业今年将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在发展商还在争相托市想卖个好价钱的今天,似乎那些及早调整策略的才有可能躲过今年的灭顶之灾的。看看广州一些城区的单体楼,如越秀上品轩和美荔心筑,地段都很不错。但是从阳光家缘的销控图看,很多标着抵押不可售,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只是私下里猜测,那些单位应该抵押给了银行用来融资。如果销售不畅,很多小的发展商将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地产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这一轮地产的业绩高点似乎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看谁能够在冬天里获得更长久些。因此如果想投资地产股的朋友,可以再观望一下,毕竟行业周期已进入下降周期。尽管如万科之类的企业可能能利用兼并收购的机会做大做强,但是行业下降期内,能够守得住已算不错,赢利能力短期内肯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股价。个人感觉地产股的底应该还不是最终的底,也许半年或者1年回看现在不过是下跌的山腰上。
而早已被地产绑架了的银行业,就如美国出现此按问题一样,随着楼市价格下跌,不断放大到银行业,最开始似乎是小问题,但最终变成差点倒闭的大问题。银行业在经历了去年的地产与股市的大牛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风险控制的问题会陆续暴露出来,特别是一些小的发展商卖不出货,无力偿还贷款,而银行又不肯放贷让其支持下去,最终会有一些顶不住的发展商出现,而谁来最终为这些不良资产买单呢?当然是银行股的股东。以恒大为例,上市融资融不到,银行的借贷又受限制,那么新买的地怎么开发必然出现问题,只能靠降价推已建楼盘来回款。但是市场的容量比起去年7-9月的最高峰期已经显著下降,而且发展商之间的竞争比起去年更加激烈,必将影响其回款与还贷。广州还有不少这样的小发展商,那么银行的压力可想而知。
今年是地产业激烈竞争与淘汰的一年,而银行业由于紧缩政策,影响其已投资项目进度从而造成一些不良资产。风险的加大,必然导致银行的业绩受到影响。如果买地产与银行股,那么地产股可以年底看看,如果是银行股可能需要的等待的时间会更长一些。至少现在不是很好的时机。个人浅见,欢迎拍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