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01-25 09:43:06)
标签:

2018

试题

分类: 中职题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

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mò )   颤动(zhàn  乘凉(chéng

B.接茬儿(chá) 拱手(gng   客栈(jiàn  

C.离间(jiàn)  角色(jué)    伺候(cì)

D.橹(qiáng) 骤雨(zòu    嗟乎(ji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嗤之以鼻  稿木死灰  铤而走险  矫揉造作

B.激浊扬清  怨天尤人  记忆犹新  举世瞩目

C.婷婷玉立  含情脉脉  一股作气  自怨自艾

D.悬梁刺股  绿草如阴  九霄云外  哄堂大笑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填入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1)一骑红尘妃子笑,                         

2)江山如画 ,                              

3)人生得意须尽欢,                         

4)千呼万唤始出来,                         

A、无人知是荔枝来

B、一时多少豪杰

C、莫使金樽空对月

D、尤抱琵琶半遮面

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 孙雯的表现可圈可点,尽显球星风范。

D. 我们要戒骄戒躁,变本加厉,加倍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B.《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C.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D.《边城》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画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再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沉闷、忧郁的艺术风格。

6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行》——白居易——唐代——律诗

B、《窦娥冤》——关汉卿——元代——戏剧

C、《日出》——曹禺——现代——话剧

D、《师说》——韩愈——唐代——散文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的咀嚼,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一种情趣。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风里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B.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它有时像一块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C.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9、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B.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鲁侍萍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D.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10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或师焉,或不焉                   不:”.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每空1分,共3分 )

嗟(       读(       不(   

12、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9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不拘于时,学于余。

13、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每个2分,共4分)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小说选段,完成第2125题。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4、以上文段选自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其作品《红楼梦》原名叫《__________》,全书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3分)

15、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着(                 嫡亲(  

16、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的方法

  C.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     

D.用语言、行动直接描写的方法

17、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 “凤辣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18、将正确的人物描写方式填入题后的括号内(3分)

1)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2)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3)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19、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这句话主要迎合哪些人的心理?(6 分)

20、王熙凤问黛玉及婆子们一些话目的是什么?(4分) 

四、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株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2)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D

A

D

A

A

B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11、注音(3分)

jidòufu

12、翻译(9分)

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

3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13、解释词语(4分)

道理、  圣明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4、(3分)  曹雪芹   、石头记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15、(2分)   w     dí     

16、(3分)(        17、(3分)( C

18、(3分)(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19、(6分)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黛玉

20、(4分)既通过对黛玉关心来讨好贾母,也暗示了黛玉注意自己是寄寓的身份。

四、作文(40分)

(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