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提马布局的死门与破解

(2007-01-01 13:49:13)
分类: 棋艺探索

在精于布局的职业棋手中,有一批对冷门布局有着特殊偏好的人,这种偏好使他们不断钻研冷门布局。相对地,也有一批爱与冷门布局作对的棋手,他们视屏常见布局为正统,有的甚至歧视冷门布局的存在,不断磨练克制冷门布局的利器。然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与针锋相对的斗争,才使得象棋天地中呈现了一个个精彩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冷门布局。

     在这两批人中,前者以胡荣华为代表,还有如陈孝坤,王玉才,吴启生等,后者以杨官璘为代表,还有如阎文清,张强等。这可不是我即兴发挥,而是我多年来观察冷门布局动向的心得。其实大家仔细想想这些棋手的布局特色就明白了。

     在两者的斗争中,单提马直车,左叠炮,右三步,鸳鸯炮3卒,左象拐角马,右象拐角马,横车窝心炮先后被找到了死门,变得无人问津;单提马横车,鸳鸯炮7卒,鸳鸯炮左象,金钩炮,龟背炮,屏风马河头堡垒,横车敛炮(又称凤凰炮)则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中获得新生。其中尤以单提马横车最具代表性。

     单提马布局的演变与创新,不仅是战术上的,更是战略上的。左单提马由于左翼有着先天缺陷,终究无法与中炮方作有效抗衡。而炮方发现右单提马(直车型)也有着与左单提马相类似的缺陷——左翼呆滞,于是根据这一缺陷,杨官璘的59炮两翼齐飞攻击被创造了出来,几乎使得单提马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冯敬如改造了单提马,改直车为横车,从而避免了左翼受制的缺陷。而炮方也看到了这一点,钟珍发明了车27的手段结合57炮或58炮进行骚扰的战术,一旦黑方补士,横车无法过宫,则左翼依然受制。

为此马方想了三种对策:

是冯敬如改左炮安士角为左炮平7,仍然为横车保留左肋通道,同时发明了弃炮陷车横车强过宫的布局陷阱。之后虽经曾展鸿,杨官璘的再次破发,但该战术终于还是获得了成功,这得归功于吴启生王如元,以及以董志新+冯宗元为代表东北棋手的努力。

是陈孝坤于84年发明了弃空头横车强过宫的布局陷阱,击破了钟珍半个世纪来的定论,使得58炮攻击法被解,之后炮方在该情况一般只选择57炮的战术。10多年后,经过北方棋手的不懈努力,57炮车27的攻击手段也终于被打成平手,但要想赢棋却不容易。

      是最彻底的改革,即在第三回合就过宫,使得炮方再也没有阻挠马方横车过宫的机会了。但炮方仍然利用马方左翼马炮受制的缺陷,发明了急进巡河炮的手段,再次骚扰马方阵形,然而急进巡河炮毕竟也使得炮方阵形出现了缺陷,使得马方足可抗衡。

大家不难看出,单提马的受攻和革新过程的核心主要围绕着阵形是否巩固,棋形是否协调展开,其中更以左翼子力的配置和运筹为关键!!!! 这所以要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只有了解单提马布局的演变,才能了解单提马的棋理,也才能更明了横车过宫和阵形对单提马布局成功的重要性。

下面举一些实例来,先来看看棋仙钟珍70年前发明的单提马死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