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1个全国“魅力城市”品牌,7个企业的8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有103家企业的115个产品荣获新疆名牌产品称号。此次活动之后,自治区还将开展一系列配套活动,包括全区范围内的“我喜爱的品牌评选”活动,举办“品牌高层论坛”“品牌知识竞赛”,以及开展寻访中华老字号和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活动。
笔者回想这25天以来的经历,真是即有辛苦,又有感慨,更有收获。我们沿途参与了21场,由品牌万里行所有成员和当地政府、企业共同举办的主题宣传活动和品牌展示会,参加人员达80800多人;由政府组织企业参与,8位疆内品牌建设专家,现场精彩讲座及点评的15场品牌论坛;15位新疆主流媒体对每到一地的重点品牌企业,进行了深度采访及报道。以声、像、图、文等形式报道达220多次,采写文字达78000多字,拍摄图片9000多张。我们与300多家企业和品牌进行了亲密接触;在南北疆环行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高新区、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的企业和品牌建设情况;并与当地的政府领导、企业家及消费者进行了深度沟通和对话;在环疆行中,我们领略了来自新疆各行各业自主品牌的风采,同时也了解了政府此行深远的目标,更感受到了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后勤工作组、联络组为此行付出的辛勤汗水。
环疆行虽然只有25天,然而,一路前行,大家对品牌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环疆行让我们感受到,品牌,不再是抽象的、陌生的、简单的符号,也更加意识到我们肩上的重担:“新疆品牌环疆万里行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新疆品牌东进万里行的活动正在拉开序幕,而新疆品牌促进工作的万里行才刚刚开始,
有一位名人说过:“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的确,品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有着极其的重要性。有人从世界产业转移的角度作这样的分析:世界的经济第一次产业大转移给美国造就了像通用电气、惠尔浦等一批世界级品牌,第二批产业转移给欧洲带来了像西门子、伊莱克斯等知名品牌,第三次产业转移给日本韩国造就了像三洋、索尼、三星和LG等一批世界级品牌,有人依此类推,在这次第四次世界经济产业大转移的时候,已经指向了中国,也就意味着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到了造就世界名牌的最好时机。因此,无论从产业转移的规律上来分析,还是从企业面对市场的实际操作、运作方面来分析,品牌尤其对中国的企业来讲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在新疆有许多消费者仍然没有品牌意识;有许多企业家依旧徘徊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有些政府领导还是对品牌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环疆行之后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地大物博的新疆有着丰富且多元化的原产地资源,如何将优质的原材料形成品牌产品去打响全国、全世界的市场,目前正是新疆人民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