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动买房的念头是在2006年。那个时候,曾经参加过一季房展,各处的楼盘铺天盖地,购房者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形成了楼市的绝对繁荣。我穿梭于其间,其实并没有真正想买,只是随着心情四处走走,看看,如果有中意的,也许会有出手的打算。但这一切都是计划之外的事情,大概算做生活中的一个最简单不过的调剂。
跟着参展商去过几个楼盘,看后都悻悻而归,不是楼层不好,就是朝向不对,再或者位置不理想,总之,在有限的资金内购得心满意足的房子,纯属天方夜潭。后来又看了二手房,向房产中介提出了自己基本能够接受的条件,随后就踏上看房的漫漫征程。06年底在北四环曾经有一套小居室,只是基本条件太差,让人走进去都觉得惨不忍睹。虽然价位现在看起来是相当的合适,但在当时,觉得实在太委屈了自己,只好作罢。再后来就对看房失去了兴趣,感觉总是被房产中介牵着鼻子走,这实在不符合我的性格。
随着生活逐渐的安稳和楼市的节节攀升,我的房产梦暂时熄灭了。在这几年里,听说过有个经济适用房政策,是政府为我等贫下中农设定的住房保障政策,只可惜还没等我琢磨过味儿来,就听人家说想弄一个经济适用房的号都已经涨到快20万了。我是一个最懒得付出脑力和精力的人,于是这样的政策最终也就与我无缘。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突然又发现自己根本不属于贫下中农,早已经被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划出线外,好象一下进入了高收入群体。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腰包没有鼓,却失去党那一点点可怜的关怀。
08年以后,听说楼市开始下跌,抱着绝对观望的态度等待着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突然听说国家又出台了两限房政策,仔细一对照,发现自己还能够被收纳其中,不禁重拾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希望。经过一套繁杂的表格和程序之后,自己终于光荣地成为两限房申请者当中的一员。当第一次接到摇号选房的通知时,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些许安慰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独自来到常营乡的两限房楼盘。这里的位置已经在东五环之外,交通也不是十分便利。据说,这里的地下地面和天空都埋藏着安全隐患。原来这里有个化工厂,曾经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埋于地下,造成一定的污染。地面上,距楼盘两公里,有一个垃圾处理场,据当地居民说到了夏季也不敢开窗,恶臭难闻。空中每隔3-5分钟便有一架飞机划过,巨大的轰响让我仰起头仿佛都能拥抱到它。我不敢想象在这里的生活,只有逃之夭夭。
这一次,听说又迎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通州有大约一千多套两限房专门供给高校教师,乍一听此消息,我简直难以相信。和同事结伴来楼盘了解情况,终于得知都是人家挑剩下的房源,大概是实在卖不出去了吧,我们成了消化的机器。我终于明白,所有的关怀都是那么的可怜又可悲。
房子总是一件让人灰心的事情。虽然现在居有定所,但终究希望能够有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此有意无意的奔忙着,但是没有结果。我们口袋里的钱远远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也许只有期盼自己有朝一日成为那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才会真正改变现今的生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