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浩然喜爱岘山兰花

(2024-07-13 12:57:17)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历史

教育

分类: 孟浩然诗歌研究
兰花是“花中君子”,因其高洁、典雅、坚贞不渝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唐代襄阳籍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也不例外,他非常喜爱兰花,特别是家园附近岘山上的兰花。
孟浩然常常在重阳节和朋友登高,在岘山上藉兰寻幽、宴饮赋诗。《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开元二十三年(735)重阳节,卢明府放下政务,在岘山上宴请孟浩然、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等人,孟浩然和众人一起登山、饮酒、赋诗、游赏。“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用菊花酒劝饮献寿,闻着兰花的香气寻幽探奇。
他对万山上的兰花也颇为喜爱。《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荫。砌傍余怪石,空瞻枫树林。……物情多贵远,贤俊岂无今。”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孟浩然与张判官登万山亭唱和,勾画了万山亭的风格、环境特征,追忆了与洪府(今江西南昌市)刺史(旧称都督)韩朝宗在襄阳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时游赏万山的情景。“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荫。”旧时小径上的兰草依然生长、勿要剪除,汉江新堤上的柳树快成荫了。这既是对兰花的喜爱,也借喻韩朝宗品德的高洁,发出了物情贵远、知音难觅的慨叹。
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在白马山脚下的唐代进士、时任乐清县令的张子容梅园里,孟浩然借兰花之高洁祝福朋友一路高升、有所作为。《张郎中梅园作》:“绮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故园留不住,应是恋弦歌。”华美的坐席周围铺满兰花、杜若一类的香草,闪光的玉盘上放着刚折插的鲜艳荷花。美好的故园留不住高才的主人,原因是张子容向往着用弦歌教化百姓、有一番济世的作为。
孟浩然不仅喜爱岘山上的野生兰花,他自己在岘首山脚下的家园里也种有兰花。《晚春卧病寄张八》:“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开元二十八年(720),孟浩然卧病不起,很久没有到林园中游玩。这时他十分想念远在晋陵为尉的故友张子容。“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翡翠鸟在家园的兰花和凌霄花上嬉戏,红色的鲤鱼在池塘中撞动着荷花梗。
正因为孟浩然如此喜爱兰花,他甚至把自己的独生儿子也比作了兰花。在《示孟郊》中他写道:“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蔓生的杂草遮盖了遍野,兰芝一类的香草却只结了一个孤根。……你千万要保持(兰花)高尚的品格,鄙薄社会上庸俗低下的风气。
孟浩然(689—740)去世时,中唐诗人孟郊(751—814)尚未出世,因此这个孟郊应该是孟浩然的独生儿子。据唐《孟浩然集序》载:孟浩然“有子仪甫”。又孟浩然诗《裴司士员司户见寻》:“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及本句“兰芝结孤根”,由此可知,孟浩然有一独子,名仪甫,又名孟郊。
我猜想,正因为孟浩然喜爱兰花,人品高洁,诗风象兰花一样清芬,所以李白才说:“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