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组诗)

(2022-09-24 11:09:36)
标签:

粮食

志愿

分类: 左拾遗组诗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组诗)
          —— 致袁隆平
          

今日秋分,故乡的水稻开镰收割
想起去年5.22,大地风雨飘摇
我从海子诗中摘取一行诗句作诗歌的题目
像长沙市民夹道送别长长的队伍
给先生默哀送行

等一等,江南的水田
先生培育的杂交水稻拖家带口
从田埂上赶来

等一等,农业的天空。似乎塌下一角
布谷鸟都拖着哭腔

等一等。91岁,应是高龄了
但先生还是走得太急

先生,您才是真正懂得“民以食为天”的人
一生,守在田埂
像守住温饱线
替中国挡住饥饿和灾荒

从今天起,端好自己的饭碗
每次下咽前,都要想起您
不敢忘恩



稻 念
         
像收藏邮票、书籍、青铜器一样爱惜。把2021年生产的
最后一把米收藏起来 

国之重器:一粒稻子的基因排列
有五千年的秘诀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国士袁隆平先生走后。去年长沙的雨
一直在下。下到水田里
下到中国人的心上,都长出杂交水稻
下到禾下乘凉的
——梦想成真

(一颗米粒的重量很轻
14亿人每日加在一起的份量如山,很重)

告诉家人把米缸里最后一把米收起来
那是先生在世时的呕心之作
还原成谷子有青铜的光芒

怀念先生的背影
无论生前,还是生后
也像是一粒稻种
很想再次听到先生在家书中,喊出的那句话——“妈妈
稻子熟了"



水口村:一滴水,加入合唱团

水田环绕
水口村,整天忙着农事一刻也不歇息

种稻。间种农舍、莲花遗徽
宗祠,村两委办公楼
山青水秀

一朵莲花,自带芬芳
一种共青精神,激励后来人不停奋斗
一个垦荒志愿者的故事。听完,会上心头,热血澎湃

水口村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
米粮仓常年见不到底

村口的戏台,唱民间戏曲,也唱红歌
水口村,当好领唱

鄱阳湖的水声,从苏家垱弃舟登岸
赶来,插队加入
——合唱团



布谷鸟:一个名词的报时,或唱响的盛夏序曲

夏天的片头曲
布谷鸟在声声叫。唱响儿时的歌谣
一幕乡村大戏
浓重开场

挂在乡愁里的鸟声。每年,都会比秧苗提前一步
赶到农业的上空
它和青蛙,一唱一和
劝耕和鼓励
水稻,分蘖、拔节,生长

一只布谷鸟,或它的近亲。飞入诗词
教课书,出山里
不会迷途,抵达老式的镰刀
返回。留下丰收在野

一只布谷鸟的翅膀
恰好,覆盖整个江南地区
(村庄的梦想,还小
还需要怀抱)

一只早起的布谷鸟
路过我的仰望。一刻,也不停留和歇息
农人一天的忙碌
从布谷鸟的报时开始

在城乡结合部
有万亩再生稻实验田。一声“布谷”,给大地喊回
无限生机



麻雀:一生乡愁的激活码,或关键词

防不胜防。一只麻雀,从乡愁的文件夹中飞出来

更多的麻雀,成群结队
飞入——
新时代的气象
一路上,叽叽喳喳
它们已经学会放弃抱怨生活

一只落单的麻雀
用头像注册,一日三餐登录故乡
吃昆虫,吃野生的果实
吃洒落的有机稻谷,像我的童年
——从不挑食。它们夜宿在屋檐下
亲近农民
接近地气

一群麻雀,蹲在低压线上
像引号。踩着电

——在村庄的内存中。麻雀,犹如C盘里不可删去
的驱动程序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