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育儿 |
分类: 养育天天 |
我的生活梦想系列:孩子,别跟他人攀比!
女儿原先一直在一所民办私立小学上学,班里的同学大多来自于生活富裕的家庭,平时在一起学习和玩耍时,相互之间总是互相攀比。比如:比比谁的文具和书包是名牌的,谁家的房子最大,谁的爸爸挣钱最多,谁的妈妈最时髦等等。学校组织外出郊游,孩子们也比谁带的零花钱最多,谁花的钱最多,谁买的玩意儿最多。每次女儿在我们面前提前这些现象时,我和老公都会轻描淡写地说:“孩子,别老是跟别人比这比那的,你自己觉得开心就行了。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明白了吗?”女儿则似懂非懂地说:“大家都在比啊,又不是我愿意和他们比的。”
有一次,女儿的一个同班同学过生日,很热情地邀请同学们去她家里庆祝,我们就开始犯愁,商量着该送什么礼物合适。送小礼物表示一份心意是必要的,然而大家都要送礼物,还是要考虑其他人会送什么礼物。前些天听朋友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学生受邀到同班同学家里庆贺生日,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被同学索要五百元作为赔偿,理由是这个杯子价值不菲,是这个同学的父母从国外买回来的。打碎杯子的孩子左右为难,家长也后悔让孩子参加这样的生日会,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和不快。朋友赶紧提醒自己的孩子说,以后千万不要参加有钱同学家的聚会,万一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东西,我们这样的家庭可真是赔不起。
女儿的同学之间也会比谁过年收到的压岁钱最多。有的孩子自己管理收到的压岁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女儿的压岁钱一直都是我们负责保管,理由是她现在还小,没有能力管理收到的压岁钱,而她需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都由我们家长来买,女儿于是也不再坚持自己管理压岁钱。可是,她也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说,她很羡慕某些同学有那么多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可以自己消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据我所知,有不少家长还常常给孩子做家务的“工资”以示奖励,于是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零花钱。
这学期女儿转学回到海淀,我们特意给她转到一所规模不大的公立小学,目的是让她脱离原来私立学校的攀比环境和消费风气,适应普通学校的正常生活。转学之初,女儿每每总是抱怨这所学校的校舍陈旧,操场太小,教室拥挤,我们私下里倒是觉得这样挺好,可以锻炼孩子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昨天放学回来,女儿告诉我说学校要组织去郊外春游,老师说可以带照相机拍照。家里的数码相机刚买回来不久,我担心孩子会不小心摔坏了,就没有同意让她带相机。女儿不满地抱怨说:“我们同学的相机都很高级,他们说要带照相机,就你不让我带。我们同学都准备带MP4呢,你连MP3都不让我带。”听女儿这样说,我和老公就同意她带家人送给她的MP3,还不断叮嘱她要小心爱护。
女儿春游回来后的一番话,又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女儿说:“妈妈,我们班的同学几乎都带了MP4和自己的手机,有的手机特别高级,是他们家长送的生日礼物呢。我就只有一个MP3,还是大大送给我的。你们什么都不给我买!”听了这番话,我长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转学来到公立学校,孩子们还是相互攀比,看来攀比已经不是私立学校的“专利”了。如此这样攀比下去,孩子们又怎么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孩子,妈妈想告诉你:别和他人攀比,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