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关系记忆系列文
——中美两国建交前的农业交流
文/罗泽易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等不同,可以说分别是东西文化的大国代表,两国关系一直倍受国际关注。虽然两国国体存在差异,但都是包容性极强而又相对坚持主见性的国家,因为这个共同的民族特性,因此两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且两国文化、经济等各社会领域发展多元。国外交关系总体上双方都渴望友好合作的强烈愿望,但个别问题上又存在一定的分歧。笔者在此从新中国建国以来,就两国关系叙以中美两国关系记忆系列文,与大家分享。
中美两国关系记忆系列文一:
中美两国建交前的农业交流
中美两国建交之前,中美两国在各领域都有强烈的合作的愿望。其中两国农业民间交流甚多,双方高层领和专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互访”,而且双方都很满意,为中美两国的建交奠定了良好基础。中美两国的农业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齐名于“乒乓外交”,而且早于“乒乓外交”。
http://s15/middle/4b5b0114g7f00f7cf4c1e&690
中国代表团:左起黄永宁、何康、回良玉等在美国考察
中美两国建交之前,中美两国的农业民间交流甚多,中国农业部负责以中国农学会的名义组织了当时各省领导和农业部方面的专家人士去美国考察。当时有,中国农业部领导何康部长、黄永宁司长、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山西省委书记赵辛初、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等在美国为期40天的考察和访问,在美国非常成功的做了大量的友好工作。然后美国组织13个州的专家回访中国,中方详细的安排了美国专家考察路线,依次是北京、哈尔滨、杭州、上海、广州。美国专家访问团从南到北,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美国专家十分高兴。赞叹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积累,中国农业资源丰富,让美国专家团叹为观止;特别是中国的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瓜果、畜牧业等,花色品种之多,见所未见。美国专家们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增进农业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中美建交奠定了良好基础。
http://s5/middle/4b5b0114g7f00d74bcc84&690
中国农业部何康部长(左一)、黄永宁司长(左二)等与美国农业部官员交流
美国专家团还建议我们中国农科院建立中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库,保留中国最古老的品种资源,永不绝种。我们中方也采纳了美国的建议,现在中国农科院已经基本建立好了中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库。据中国农科院透露,中国于1986年建立国家作物种质库,十几年来经过1400多个科研单位和近万名农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截止2003年初,中国拥有农作物品种资源约50万种,中国国家作物种质库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