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丧歌

一个伟人说过:"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人终归有一死,但死的意义不同……"
在鄂西北大山里的农村,每年冬腊月死的人较多,大都是老年人,死的原因很多,老死的、病死的,当然,大多数是病死的,因为山区农村缺医少药,很多人都是钱看病而死亡。死的方式多样,有的人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又不想拖累儿女,就自行了结,有吊死的,有喝农药致死的。
今年这个冬天因为重感冒流行,死的人往年都要多。在山村里死一个人,丧葬费虽然没有城里贵,但也死不起!农村死了人都是土葬,没有火葬。一般家里亲人死了,都要请"闹夜"歌手唱几天几夜,停尸几天,要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有三天五天的,一般的都是三天三夜。四个歌手分两班,两个为一组,一鼓一锣,鼓前锣后。二人延着漆黑的棺材板,迈着八字步,一步一停的唱着。
过去,农村很穷,不给钱,请歌手只管饭,送几包便宜烟就行。现在4个人每人每天多少钱,是有统一价格的,当然,还要看歌手在当地的名气大小,也就是唱的好坏,名家收费是不一样的。
听老家人说,今年因大感冒流行,死的人多!一是不好请闹夜的歌手,二是请不到抬杠的(就是抬棺材上山)人。原因是大都“羊了",有的歌手带羊唱歌,唱出的声音有点象唱《成都》歌曲那沙哑的烟嗓声,唱出的声音又是一种味道。请不到抬杠人,原因是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农村的全都是60多岁的老人。去年老家一亲戚死了,我回老家了一趟,看到全是老人抬杠,而且挖井(挖坑)的人也是70岁的人。山里埋人,山高坡陡,不仅抬棺费劲,而且挖井也极为费劲,因为山里全是红岩石,不过现在发达了,也用上了现代化机器,用柴油发电机和电钻打井,这样就省力省事了。
闹夜唱丧歌是民俗,过去上半夜唱的大都是《祝英台与梁山伯》、《薛仁贵征东征西》等歌曲,那沧桑的声音,唱的十分悲伤,唱的人撕心裂肺,唱的肝肠寸断!到了天快亮了的时候,就要唱"回阳",在大山里听到有节奏的鼓点和那沧凉的声音,不伤心的人,也得噙不住泪水!
农村死了人有守夜习俗,守夜的人大都是乡亲近邻,大多数是年龄大的人围着冬天烧的人工碳火,在那里不停的数落着死者的生平。这个说:“好人啦!死早了!"那个说:"现在条件这好,有饭吃,多好活!"还有的说:“阎王爷不长眼,把这好一个人弄走了!"说什么的都有,内容也就和公家人死后的悼词一样。年轻人是不守夜的,他们大都在麻将桌上卡五星去了。
最后一个晚上,是亲人生死最后的别离,按照道师掐算的时间出殡。农村几个壮力把棺材从屋里抬出来,在场子里转三圈,家里长子骑在棺材上,手里拿一大碗米饭,吃一把甩一把,这是什么含义,我至今也没弄明白。然后,用粗大的丧杠和粗大的绳子捆绑好,有指挥人大喝一声!八个老年壮汉抬起棺材,在锣鼓的引领下,浩浩荡荡的向山上奔去……
中国人讲"入土为安!"一个从生到死,入土了,就是他一生的结束,这或许就是一个山里人普普通通人生吧!
2022.12.30日腊八
我的文件助手 11:36: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