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2022-11-18 11:26:46)
标签:

佛学

健康

旅游

情感

文化

分类: 文章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那一年到贵州经过赤水市,听当地人说,这里有个大同古镇可以去看看。我一听说有古镇,一定要去看看,因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古城古镇,我是一定要看的,不仅仅是喜欢人文景观,更主要的还是探寻古城古镇悠久的文化。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大同古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赤水河畔,明末、清初川黔边境木材竹筏浮江东北重镇。从古镇经赤水河入长江可到重庆、武汉、上海。自古商市繁华,军争兵燹,浓郁的耕读文化,淳厚的乡民性情, 各地商人捐资修建的会馆, 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袭的一套祭祀类建筑,确与山、水、林构成和谐、美丽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反映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时代的历史风貌。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大同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 ,由古街、古码头、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庙宇、古会馆、古碑、古牌坊等组成,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后殿、吊脚楼、岩穴等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古墓、古碑、古牌坊则结构严谨,绘画雕刻、书法文字一应俱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西方人称为石头写成的历史。古镇房屋以街道为建筑的纵轴线和横轴线串架接庐紧连延续,相向一字排开。建筑材料采用木材、杉皮、小青瓦、丹霞石,楠竹等多种自然和人力加工的材料,由形体、质地、色彩、不规则对称等项构成古镇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在黄金分割、体的尺度、透视的夸张、色彩的协调与互补的序列组合中的敞闭、韵律、穿插等,都存在着传统建筑的一定的客观法则,充分发挥出古代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综合能力。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古镇码头,70年前繁荣达到顶点。沿河用红石砌成的码头很有规模,当时码头上常常停泊着载满货物的商船。这些船多从下游运来布匹、花纱以及川黔两地所需洋广杂货,以及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运。木材竹筏浮江而下时,半个河面都是楠竹。从码头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时大同镇的繁荣,小镇渐渐成了盐商、货船补充供给、修理船帆的停靠点。正因如此,大同最出名的就是铁匠铺,旧船上用的铁钉、铁梢之类的小铁具成了大同主要的工业品。最繁荣时,不到300户人家的小镇上,竟开了六七十家打铁铺子,家家生意红火。老辈人说,那时大同很少有清静的时候,一天到晚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拉风箱的呼呼声伴着船来船往贺喜吆喝,热闹非凡!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如今一切都成过去,不见千帆商船。夕阳下!只有母亲带着幼儿在河边戏水,更显的寂静。铁匠铺也随着商船的远去衰败下来。今天紧贴公路边仍有一家,风箱已不用人拉了,打铁的汉子赤着胳膊挥汗如雨,打的不再只是船上用的小铁具,只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还依稀留有老辈人讲的那份热闹,仍能翻动古镇已远去的繁荣。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古镇,曾经经历过繁华,今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似乎距古镇人很遥远。坐在门槛边看书的老者和在街边戏耍的顽童一样从容,这些都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去追寻、感受早已逝去的风情。青砖、拱门、石板街,不同朝代在此演绎不同的故事。如今城里人的时装店、家用电器店也在古镇上开着,时而有古镇少女穿高跟鞋,袅袅婷婷地踏过青石台阶。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观过瀑布、丹霞、桫椤、竹海。经当地司机的介绍,我漫步在古镇老街,体会到古镇的沧桑与幽静,惊叹大自然神奇和历史厚重及久远!
   
穿过老街,我们走到镇头,巳近夕阳西下,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妇在河边吊脚楼自家小酒店门前依栏而立,眼晴呆呆的看到河中!走到近前,我们便问少妇有吃的吗?少妇笑容可拘的连声答到有!有、有……因游客稀少,店里生意不兴隆。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我们进店坐下,少妇忙着炉子上烧水沏茶,苗条的身子在我们眼前扭动,屋里、屋外忙过不停。我们一行三人点了五菜一汤,便在吊脚楼上喝茶等饭菜,不一会工夫,美少妇把自己亲自做菜端到吊脚楼的桌上。我问:有自家酿的酒吗?她说:有,我们自家酿的米酒……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酒从一个大瓦缸中打了一大碗,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土灶里的干柴被烧的啪啪作响,散发出松油的浓香。少妇用她那娴熟刀工和山里的厨艺,给我们烧了一桌地道的山里菜。这菜虽没有城里大厨的色香味美,但在当地可能是一流的菜了,吃起来非常的香,加上用柴火蒸出的黄黄锅巴米饭,把每个盆子扫的精光。
    
我们一边喝酒一边与这位美少妇拉搭讪。交流中得知,少妇家住河对门的大山那边,因家里太穷便嫁到了这镇上,男人在外打工。我心想,这镇子就够穷的了,她家还能穷到哪去!同行朋友玩笑问她,愿不愿意出山跟我们走?少妇脸红着说:可以呀!……"一顿饭吃完,酒足饭饱,太阳西落,我们也该离开了。本想在镇上找家旅馆住下,可镇子上没有象样的旅馆,便只好告别古镇,道别这位酒店少妇。

古镇的沧桑与幽静

      
我们沿青石台走了很远,回头看时,那少妇仍然面带微笑向我们招手,喊道:"希望你们再来……"她没想到人生本来就过客,有的地方可以再来,有的地方可能在也不来了。
    
余晖落在河中和古镇的灰瓦上,映在少妇美丽的脸上,古镇和少妇是那么的美……
山狼
2022.11.17.
夜续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