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能不能做狂人》

鲁迅的《狂人日记》大家读过,清朝六君子大家都晓得,在中国不能做狂人。列举历史上名人和有志之士,狂人是做不得的,因为在老祖宗眼里狂人都和精神病差不多,狂人既然和疯子差不多,也就没有好下场。
早在西周初年,有个齐国人宁可自食其力,不愿做官。姜太公认为他违背人人都想当官发财的常理,必有犯上作乱的狂妄之心,便杀了他的头,还把他的名字改成"狂谲"。"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在楚怀王,公子孙们看来当然也是不折不扣的狂人了,终于落到被赶出朝庭,葬身鱼腹的地步。《三国志》里的虞翻也因为狂直而被流放;宋朝的苏东坡发出了"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的哀叹,鲁迅写的那个狂人,更是被他的至爱亲朋所敌视,中国社会的确容不得狂人的。
不做狂人做圣人,圣人固然是我们人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人格,但古往今来有几个圣人?比淘金还难得多。"孔圣人"究竟是否够格?历来也是聚讼纷纭。后来自称"圣人"的虽然大有人在,不过几乎都是圣不了几天便纷纷为世人笑柄,人们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我还想当那半个圣人呢!
圣人做不了,狂人做不得。于是去做庸人吧!但庸人也有上下尊卑之庸、帝王之庸、有士之庸、还有小民之庸。但如果芸芸众生但求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一辈子只能按人家的思想去思想,照人家的生活去生活,如同行尸走肉,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历史上的陈胜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劳工,居然敢发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狂言。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个小小亭长,见了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却喟然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东汉末年的张甬兄弟用自家的"黄天"取代刘家的“苍天"。这些都可称是狂妄之极的狂人了。但是倘若没有这样的“狂人"和当代的“狂人",不知道今天又是如何?我想没有狂人的狂想,人不可上到太空,南水不可北调,水往高处流是不可能的。
此文写于1990.2.9.(正月十四)
2022.10.11.夜小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