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乡情、乡音》
一一山狼

十八岁别离老家参军到北京进总部机关,又南南下,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老家虽处大山深处,但不管是在工作闲时,还是在繁华都市的任何场所,但老家总在脑中萦绕!
清明时节虽无雨纷纷阳光高照,踏青、挂清、祭祖是传统,也是国家法定节日。对于我们这代介入传统与现代人之间的人,总还是把传统的东西看的很重。父亲埋在北京八宝山,因疫情所限不能去,但回乡去对祖辈祭祀一下的礼节之心还是不能丢弃的,这或许就是国家为什么把清明列为法定节日之故吧!
常年在都市,每年也想趁着清明回老家祭祖时机,想一个人静一静,到处走一走,在山里转一转,去追寻儿时的印记,但每次回去都被家乡亲友晚辈得知。于是,每天都奔波于乡亲之间,推杯换盏在桌之上,乡音不改,在热闹的酒桌上听听乡音,以及山乡这些年的故事,品一品那份纯朴的乡情!
台湾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描述:“乡愁是枚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头。"写的多好呀!我一岁时没了父亲,不知父亲长的什么样!两岁的时候没了母亲,不知道母亲长的什么样!上中学的时候才见到母亲,知道母亲的离去的缘故,以及母亲作为一个山里女性的强势。
迎着山风和潮湿的小路,手里拿着清明的祭品,直奔奶奶和伯父的坟前。坟和碑是我多年前重新修缮的,但经岁月寒雨风霜,碑文渐渐的脱落了,坟上长满了绿草和迎春花,草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嫩,而迎春花又非常的耀眼!山里没有禁烧纸钱,我小心打开在镇上买的挂吊(挂清),把金黄色的纸钱在火中燃烧掉,心中和大家一样念到,希望他们在天国一切都好!他们收到收不到,在天国好不好我不知道!因为我们活着的人都没死过,当然,也就不知道来世!
不管你官至何位,又多么的有钱。不管社会怎么变革,世界多么科技现代与进化,但我希望乡愁、乡情、乡音不要变,那才是你真正的根!
临别之时,我把车停在山峦,遥望故乡如旧,那宝丰河水依旧淸澈,夕阳在女娲山后落下,余晖照在田野菜籽花上金灿灿的,蜜蜂忙碌的采花,风吹落的花瓣在空中飘舞,一幅极美的山乡风情画卷展现在眼前。
一阵清风吹醒了我的思绪。心中念到,故乡我还会回来!
2022.4.2.夜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