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剧本娱乐 |
分类: 戏剧-曲艺-唱词-剧本-文本 |
主要角色
秋胡:老生
罗氏:正旦
秋母:老旦
情节
考此剧即《列女传·秋胡妇》故事。传载鲁秋胡子,纳妻五日而宦于陈,后归,未至家,见路旁一美妇采桑,悦之,下车谓曰:力田不如逢年,采桑不如见郎,吾有金一蹄,愿馈夫人。妇不受而去。秋胡归,母呼其妇出,乃即采桑妇也。秋胡子惭,妇数秋胡之罪,而自投于河。按剧本与传载稍有出入,其相异之点有三:如一为宦陈,一则宦楚;一为秋胡但知悦路旁美妇人,一则疑为已妇,而故试探之;一为投河竞死,一则自缢获救。案陈,即今河南陈州,其地当时或已属楚,亦未可知,是二而一也。不知为妻与疑其为妻,相去本在毫发之间,而调戏则一也。是虽异而实同。惟考时传记载,均称秋胡女因此致死,而秋胡子,即以妇死之故,而为后世引为轻薄之戒。然则所讹者,惟女不死之问题耳。噫,晚近世风不古,一般庸夫俗妇之心理,皆以一死为凶,安知非编剧者,有鉴于此,而故予以不死,以劝励薄俗耶。
注释
此剧多流水快板,须生、青衫均重在唱工,而须生尤须唱得流转如意。飘飘然有逸致,方佳。
第一场
秋 胡:(引子)
门 子:有。
秋 胡:看衣更换。
门 子:是。
秋 胡:你们在此伺侯,不可远离。来!
门 子:有。
秋 胡:外厢带马!
门 子:是。(“长锤”:四青袍下,门子带马,秋胡上马,门子下)
秋 胡:(唱“西皮原板”)
第二场
罗 敷:(引子) 愁锁双眉,绣针黹,奉养高堂。
秋 母:(内)做什么?
罗 敷:媳妇去往桑园采桑,婆婆小心看守门户。
秋 母:媳妇早去早回。
罗 敷:知道了。(“小锣一击”出门介“小锣一击”)好天气也!
秋 胡:(内)马来!
罗 敷:呀!(“小锣点头”唱“流水板”)
秋 胡:亦非失迷路途,乃找名问姓的。
罗 敷:哦?但不知是哪一家呢?
秋 胡:姓秋名胡字高强,大嫂可知吗?
罗 敷:哦,秋胡——?
秋 胡:正是。(“小锣一击”)
罗 敷:他就住在前面,你问他则甚呢?
秋
胡:哎,我与秋兄有八拜之交,托我与他妻子带来万金家书,故而动问。
罗 敷:呀!(“小锣点头”,唱“流水板”)
秋 胡:哎。
罗 敷:我与他家相距不远,请把书信交与我,与你带去就是。
秋
胡:哎,不妥,不妥!我那秋兄临行言道:书信要面交他妻子本人。
罗 敷:哦,若不见本人呢?
秋 胡:喏喏喏,原书带回。
罗 敷:这?(“小锣一击”)客官,
秋 胡:嗯?
罗
敷:你方才言道,与那秋胡有八拜之交,你可知他家有些什等样人?说得一字不差,我放桑不采,就带你前去。
秋 胡:哦,好好好,如此大嫂听了!(“小锣点头”,唱“流水”)
罗 敷:(“小锣点头”,接唱)
秋 胡:且慢!大嫂问我要书,但不知你是他家什么人哪?
罗 敷:客官哪!(“大----台”,接唱“流水”)
秋 胡:哦!原来是秋大嫂!
罗 敷:不敢!(“小锣点头”接唱“摇板”)
秋 胡:哦!(“小锣点头”唱“摇板”)
罗
敷:啊客官,既然带来书信,本当请到寒舍奉茶,怎奈房屋窄小,难以款待。暂将书信留下,日后丈夫归来,自当登门叩谢!
秋 胡:唉,这谢么倒是一桩小事。卑人有话要对大嫂言讲。
罗 敷:客官有话请讲。
秋 胡:大嫂哟!(调戏介)
罗 敷:站远些!
秋 胡:(“小锣导板头”唱“西皮导板”)
罗 敷:住了!他丧良心与你什么相干哪?
秋 胡:哎,大嫂哟!哈哈哈------(唱“原板”)
罗 敷:哦!你就该劝他回来!
秋 胡:(接唱)
罗 敷:就死在外边!
秋 胡:哎,这还了得呀!(接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