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剧本--焚绵山(马连良演出本)

(2008-04-10 11:33:14)
标签:

京剧

剧本

娱乐

分类: 戏剧-曲艺-唱词-剧本-文本

焚绵山

剧情简介
晋臣介子推随从重耳逃亡国外十九年。重耳复国后,大封功臣,介子推不言功,未受封赏。偕母一起隐居绵山。邻居解张代写怨词,张帖于朝门。重耳得知后,亲往绵山访请,介子推躲避山中不出,重耳用火烧绵山,拟逼之出见,介子推仍不出,母子同被烧死山中。故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列国演义》。马连良曾演出。

全剧剧本

第 一 场
      [狐毛、狐偃、颠颉、魏仇同上。
(“点绛唇”)
狐 毛:老夫狐毛。
狐 偃:老夫狐偃。
颠 颉:某,颠颉。
魏 仇:某,魏仇。
狐 毛:列公请了!
众 :请了!
狐 毛:吾主周游列国一十九载,今日回朝复任,你我排班伺候。
众 :香烟渺渺,圣上临朝。
      [四太监引晋文公上。
晋文公:(引子)重整山河,万民安乐。
    (念诗)金殿当头色色新,
          文武百官站朝廷。
          金钟三响群臣至,
          万紫千红拱百文。
    寡人晋文公,国号重耳。父王晋献公,宠爱丽姬,日斩贤良大
    臣。众卿保孤,周游列国一十九载,今日回朝复位,请赏功臣。
    众卿。
众 :臣。
晋文公:将功劳薄呈上,孤论功升赏。
    (唱“西皮摇板”)父王无道乱朝纲,
      听信谗言斩忠良。
      周游列国闲漂荡,
      今日才得坐朝堂。
      狐毛封为左丞相,
      狐偃官居右侍郎。
      颠颉封为镇殿将,
      魏仇提督保家邦。
众 :谢主隆恩。
晋文公:(接唱)一道圣旨往下降,
      文武百官听端详:
      有功早来请功赏,
      过后休怨枉思量。
    众卿。
众 :臣。
晋文公:这有谕榜一道,悬挂午门。凡有功之臣,限三日准期自报。
众 :领旨。请驾回宫。
晋文公:摆驾。(太监引晋文公下,众同下。)
第 二 场
      [解张上。
解 张:(念)桃花岁岁皆相似,面目年年大不同。
    老汉解张。今有晋文公,周游列国一十九载,今日复朝封赏功
    臣。有榜文在外,凡有功之臣,限三日准期自报。我想介子推
    有割股之功,不免前去报他一信,叫他前去请功受赏。正是:
    (念)乡邻做官,大家喜欢。(下)
第 三 场
      [介子推上。
介子推:(引子)弃职罢朝阁,蹬断名利索。
    (念诗)双足跳出是非窝,忙里偷闲得快乐。
          冷眼观看君王意,告职归家待如何。
    卑某介子推,晋献公驾前为臣,官居谏议大夫之职。因昏王无
    道,宠爱丽姬,立斩重耳。我与狐毛、狐偃、颠颉、魏仇,同
    保重耳太子周游列国一十九载。谁知黄河清渡,冷眼看破,是
    是我告职归家。正是:
    (念)忠良何所乐,勤以孝为先。(唱“西皮慢板”)
      介子推坐草堂前思后想,
      想起了晋国事好不凄凉。
      晋献公宠骊姬申生命丧,
      眼见得晋国中乱了朝纲。
      我十人保重耳逃出(转“二六”)罗网,
      朝同行夜同席伴随在君旁。
      我也曾在荒郊取食觅浆,
      我也曾割股肉奉过了君王。
      渡黄河一个个争功邀赏,
      又谁知犬它能敢把虎伤。
      似这等说什么忠臣良将,
      因此上怀戒心弃职还乡。(转“快板”)
      归家来织席履心快意爽,
      斩断了名利锁侍奉老娘。
    [解张 上。
解 张:(唱“西皮摇板”)
      好一个有道的仁义皇上,
      见着了介子推细说一桩。
    介兄开门!
介子推:是哪个?
解 张:老汉到此。
介子推:吓,原来是邻舍到此,请进。
解 张:请,老汉有礼。
介子推:还礼,请坐。
解 张:谢座。
介子推:老邻至此,有何见教?
解 张:今有晋文公回朝复位,有谕榜在外:凡有功之臣,限三日准其
    自报。我想介兄有割股之功,愚下前来送信,介兄何不前去领
    功受赏?
介子推:依卑某看来,尽都是虚谬之事。
解 张:怎见得是虚谬之事?
介子推:哎,老邻,若论功劳,我介子推奇功第一,就该有旨宣我入朝,
    加封才是;难道我自己前去请功受赏,岂不作了朽木而已?
解 张:介兄啊!(唱“西皮慢板”)
      介兄把话你错讲,
      细听老汉说比方:
      前朝有个姜吕尚,
      八十二岁遇文王。
      下山背的封神榜,
      兴周灭纣周武王。
介子推:(接唱)
      老邻舍把话休要讲,
      细听卑某说端祥。
      讲什么兴周灭纣姜吕尚,(转“快板”)
      说什么武王伐成汤。
      我今无官身漂荡,
散淡逍遥奉萱堂。
解 张:(接唱)
      一十九载伴驾往,
      鞍前马后受风霜。
      有功不去请功赏,
      卧马摇铃枉身扬。
介子推:(接唱)
      晋文公为君少肚量,
      弃旧迎新欠主张。
      我也曾对天把誓降,
      执意不扶无道王。
解 张:(接唱)
      介兄生来秉性刚,
      执意不肯入朝堂。
      施罢一礼抽身往,
      休怪老汉语颠狂。(下)
介子推:少送了。(接唱“快板”)
      好一个邻舍老解张,
      絮絮叨叨言偏长。
      劝我前去请功赏,
      我执意不肯入朝廊。
      闷恹恹坐在草堂上,
    [介母 上。
介 母:(接唱“摇板”)
      母子寂寞度日光。
介子推:儿拜揖。
介 母:一旁坐下。
介子推:儿告座。
介 母:儿啊,适才何人到此?
介子推:邻舍解张。
介 母:到此何事?
介子推:他言道晋文公回朝复位,封赏功臣,叫孩儿前去请功受赏。
介 母:既是这等说,我儿就该前去请功受赏。
介子推:老母,想儿随驾一十九载,又有割股之功,就该宣儿入朝,反
    叫儿自行前去请功,岂不做朽木矣?(唱“西皮慢板”)
      晋文公复位坐朝廊,
      犒赏功臣枉思量。
      一十九载随驾往,
      鞍前马后受风霜。
      反叫儿自己请功赏,
      他是那无道不决王。
介 母:(接唱“慢板”)
      孝当竭力把忠尽,
      侍亲奉君礼所当。
      既是君王请功赏,
      我儿就该入朝堂。
介子推:(接唱)
      四四方方一座墙,
      多少明人里面藏。
      纣王无道乱朝纲,
      宠爱妲己斩忠良。
      比干谏奏反斩丧,
      箕子微子一命亡。
      儿要学古今前朝样,
      落得个芳名天下扬。
介 母:(接唱)
      我儿既不请功赏,
      母子们还要作商量。
    儿啊,我母子何片安身?
    [张解 暗上,听。
介子推:老母,去至二十里地,有一绵山,山高崎岖,那厢可以安身。
      (张解 下)
介 母:为娘后面收拾。
介子推:母亲请。(介母 下)
介 母:(唱“摇板”)
      老母仁德世无双,
      白发苍苍年迈娘。
      虽然年高花甲上,
      一片慈悲达上苍。
    [介母 上。
介 母:(唱“摇板”)
      母子双双跪草堂,
      拜别祖先泪汪汪。
介子推:(接唱)
      用手拨开天罗网,
      双足跳出是非墙。(介子推母子同下)

第 四 场
    [四太监引晋文公上。
晋文公:(唱“西皮摇板”)
      一十九载闲漂荡,
      今日重振旧家邦。
    [太监引解张上。
太 监:(念)用手带定老解张,
      品级台前奏君王。
      站定了。奴婢启奏大王千岁:有一庶民,我叫解张,知道介
      子推的下落。
晋文公:宣他上殿。
太 监:解张上殿。
解 张:草民解张见驾,大王千岁。
晋文公:你可知介子推母子下落?
解 张:他母子逃往绵山去了。
晋文公:怎么讲?
解 张:逃往绵山去了。
晋文公:唉,卿家呀!(唱“摇板”)
      听说此言泪汪汪,
      割股忠臣也逃亡。
      心思切切意彷徨,
      亲到绵山走一场。
    封解张为下大夫,朝房官带。
解 张:谢千岁。(下)
晋文公:内侍,传孤旨意,颠颉、魏仇打扫校场。
    (四太监引晋文公下)
太 监:千岁有旨:命颠颉、魏仇打扫校场。
内 :啊。(太监下)
第 五 场
    [介子推搀母 上。
介子推:(唱“摇板”)
      搀扶老母到山洼,
      不贪富贵与荣华。
    啊母亲,来到绵山。
介 母:儿啊,这高山这样崎岖,为娘怎样行走?
介子推:老母!(唱“摇板”)
      这座绵山高接天,
      峡崴四壁景物佳。
      云横峻岭甚潇洒,
      清泉涧下照眼花。
      猿猴献果枝头耍,
      乌鸦林中叫喳喳。
      攀藤扶草上山洼,
      古木松林可为家。
    老娘,此地可以安身。
介 母:此地倒好,不知母子终日何以为食?
介子推:(唱“西皮导板”)老母不必自嗟呀,(唱“慢板”)
      草衣木食可为佳。
      无是无非真潇洒,
      胜似蓬莱第一家。
介 母:(接唱“摇板”)
      我儿说的哪里话,
      为娘岂有此嗟呀?
      母子且把松林下,
介子推:(接唱)
      儿把这功名二字付黄沙。(同下)
第 六 场
    [颠颉、魏仇同上,四龙套、四下手同上。
颠 颉:(念)十万狼牙箭,
魏 仇:(念)血染马蹄红。
颠 颉:俺,颠颉。
魏 伊:俺,魏仇。
颠 颉:请了!
魏 仇:请了!
颠 颉:千岁绵山访贤,在此伺候。
魏 仇:请。
    [手下引晋文公上。
晋文公:(念)孤王到校场,绵山访忠良。
颠、魏:参见千岁。
晋文公:人马可齐?
颠、魏:俱已齐备。
晋文公:摆驾绵山。
众 :啊!(“泣颜回”曲牌,众同下)
第 七 场
介子推:(内唱“西皮导板”)
      春草青青隐翠溪。
    [介子推上。
    (唱“西皮慢板”)
      老母叮咛结草依。
      山高也有常流水,
      喜鹊只只绕树飞。
      我好比箕子绝宗义,
      又好比鸿雁受单栖。
      人马呐喊烟尘里,
      叫人心中难猜疑。
      站在山头用目觑:(上山)
    [晋文公、众人同上,过场,下。
介子推:(接唱“快板”)
      刀枪剑戟摆得齐。
      五色旌旗空中起,
      人马纷纷绕树迷。
      见几个手拿双环戟,
      见几个手执打将锤,
      见几个手拿宣化斧,
      见几个兵刃别出奇。
      莫不是哪国烟尘起,
      莫不是重耳把兵提,
      莫不是要把绵山洗,
      莫不是来访我介子推,
      任你搜来任你洗,
      稳坐绵山永不离!(下山,下)
第 八 场
    [晋文公、手下同上。
晋文公:(唱“西皮摇板”)
      野草闲花遍地黄,
      亲到绵山访忠良。
    [颠颉、魏仇同上。
颠 颉:(唱“摇板”)
      水底捞月无踪影,
魏 仇:(接唱)
      沙窝捞金莫处寻。
颠、魏:参见主公。
晋文公:可有踪迹?
颠、魏:并无踪迹。
晋文公:卿家吓!(唱“西皮摇板”)
      听一言来好惨伤,
      不知忠良在哪厢?
      二卿齐把马来上,
      东山西岭访忠良。
颠 颉:(唱“摇板”)
      辞别千岁把马上,
魏 仇:(接唱)
      东山西岭访忠良。(众人同下)
第 九 场
    [介子推上。
介子推:(唱“西皮摇板”)
      四下不住喊声近,
      叫人难解其中情。
      回头便把老娘请——
    [介母上。
介 母:(接唱)
      我儿请娘为何情?
介子推:(接唱)
      老娘有所不知情,
      重耳带兵将儿寻。
介 母:(接唱)
      既是重耳将儿寻,
      就该去见圣明君。
介子推:(接唱)
      老母说话欠思论,
      孩儿立志不回心。
介 母:母子哪里安身?
介子推:(唱“摇板”)
      搀扶老母东山进,
      东山以内躲避君。(介子推、介母同下)
第 十 场
    [颠颉上。
颠 颉:(唱“西皮摇板”)
      吾主本是有道君,
      君访贤臣臣隐林。
      人马齐把东山进,
      东山以内寻贤臣。(下)
第十一场
    [介子推搀母上。
介子推:(唱“西皮摇板”)
      扶定老母西山进,
      西山以内去安身。(同下)
第十二场
    [魏仇上。
魏 仇:(唱“摇板”)
      吾主有道坐龙庭,
      忘却忠良割股情。
      人马齐把西山进,
      西山以内去搜寻。(下)
第十三场
    [介子推搀介母上。
介子推:(唱“摇板”)
      母子们同把中山上,(介子推、介母同上山,下山)
      中山里面去安身。(同下)
第十四场
    [晋文公上。
晋文公:(唱“西皮摇板”)
      百鸟不住叫山岗,
      何处深林将卿藏?
    [颠颉、魏仇、众人同上。
颠、魏:启奏千岁:满山寻尽,并无踪迹。
晋文公:这便怎么处?
众 人:千岁传下旨意,火焚绵山。
晋文公:岂不将他母子烧死里面?
众 人:啊千岁,想那介子推,乃是大孝之人,见火一起,他必定背他
    老母,前来见驾。
晋文公:好,吩咐火焚绵山!(众人允,放火,同下)
第十五场
    [介子推上。
介子推:(唱“西皮摇板”)
      耳旁听得炮连声,(介子推跌)
    (接唱)
      重耳放火烧山林。
      东山不进西山隐,(介子推跌)
    (接唱)
      西山烈火密层层。
      回头便把老母请,
    [介母上。
介 母:(接唱)
      我儿慌张为何因?
介子推:(接唱)
      老母不解其中情,
      重耳放火烧山林。
介 母:(接唱)
      既是重耳烧山林,
      我儿速速去见君。
介子推:(接唱)
      老母不必将儿劝,
      孩儿立意不回还。
介 母:在哪里安身?
介子推:(接唱)
      扶定老母东山进,(放火,介子推跌)
    (接唱)
      东山烈火如烟腾。
      搀扶老母西山隐,(介子推跌)
    (接唱)
      西山烈火密层层。
      一言未尽火扑面,(介子推跌,散连子。放火,介子推两边望)
    (接唱)
      母子一同赴幽冥。(介子推死,介母死。晋文公等上)
众 人:启千岁:介子推母子已死。
晋文公:哎呀,卿家呀!(唱“散板”)
      孤哭、哭一声老伯母,
      叫,叫一声介子推!
      孤周游列国一十九载,回朝复位,封赏功臣,一时将卿忘记。
      孤王有旨宣卿入朝,加官受爵。卿家至意不肯入朝。你母子
      来在绵山,孤万般无奈,只得火焚绵山。不料你母子烧死火
      焰之下。老伯母!介卿家!孤的卿家啊!(唱“散板”)
      哭断肝肠也枉费。
      也罢!(接唱)
      倒不如拔剑一命亡。
众 人:乃是他母子大数已定,千岁还要封赠于他!
晋文公:尸身搭下。(介子推、介母同下)
    二卿听孤传旨:从今绵山改为介山,每逢清明佳节前一日,以
    为“寒食节”。寡人回朝,在午朝门外修造忠良祠,每逢春秋
    二祭。来,人马回朝。(众人同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