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分类: 品位艺术 |
此部音乐剧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是这部小说的生命力和音乐剧忠于原著精神的原故。把一部宏篇巨著,浓缩成仅仅三个小时的音乐剧,是相当困难的。音乐剧只能选取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作为剧情发展的线索。所以,这部音乐剧也是部情境音乐剧。如果将音乐剧编的如电视剧那样繁琐。观众是不会有耐心将它看完的。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第一个法文版本,是用二十八段音乐和唱段连成的两幕音乐剧。由于是法国剧作家创作的唱词和旋律。所以在音韵上,只有听法文原声,才能听出原汁原味。虽然英文版并没有原版的韵味十足,但它的唱词仍很精彩。
音乐剧的形式,是用多重音乐主题的交叉发展起来的。在这部剧中,人道主义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音乐剧中非常重要的歌词部分,则容进了基督的精神。在剧中对这种精神的宣扬,甚至比原著更强调信仰带给人类的改变。在作品中,它一直贯穿全剧。比如,在冉阿让救出珂赛特,带她奔逃。十年后,沙威仍在追逐拘捕冉阿让,冉阿让面对星夜,唱出的正义之声:在那里,外面的黑暗中/一个亡命之徒正在逃亡/从恩典中堕落/从恩典中堕落/上帝是我的见证/我永远不退让/直到我和他面对面……还有另一个很典型的地方,当冉阿让知道一直在追捕自己的沙威误抓了他人时,亲自到法庭承认自己才是当年的冉阿让。在这段唱词中,彻底的体现出一个基督信徒的信仰:我是谁?/我能迫使这个男人成为奴隶?/假装无视于他的痛苦?/这个无辜的人有一张像我的脸/他将代替我接受审判/我是谁?……然而,最令人无法忽视的是沙威的死。他的死,将信仰对人类的影响推向了高潮:在弹尽粮绝的时候,冉阿让主动暴露自己,与沙威见面,请求沙威给他时间把马吕斯送到医院。沙威一生坚持的“正义”原则,再次被冉阿让的宽厚精神击碎,决定放他走。随后沙威跳进塞纳河自杀。临终前,他推翻了自己一生所坚持的正义:现在我怎么能够让这个人支配我?/这个被我追捕的阴险男人/他赐给我生命,他赐给我自由/我应该早已死在他的手上/那是他的权利/也是我死的权利/相反的我活着……在地狱里……
整部音乐剧的结构是非常完美的。在序曲中呈现的双主题,沉重缓慢的主题音符的下滑,有一种时代的命运感,另一个主题音的上下跳动,显出悲凉的气氛,述说着冉阿让波澜起伏的一生。这两个主题,在全剧过程中,不时出现。体现着冉阿让这样的小人物,在时代中的挣扎与奋进。剧中,不时出现在一九三二人民革命巷战剧情发展中乐段的基调。冉阿让的主题,不仅是他自己的独白,也是小人物出现时的基调。这种结构,可以看出冉阿让在剧中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时代主题与冉阿让主题的交织,在暗示着:“一个时代性的扭转,是在小人物痛苦的哀嚎中产生出来的。”
再看沙威与冉阿让的主题音乐的情绪对比。沙威的音乐主题处理的非常符合沙威在剧中的形象。沙威的主题一出现,就让人感觉危机四伏。这种充满紧张感的节奏,不仅一再体现冉阿让的悲惨命运,也成为沙威认定的自我价值幻灭的危机。这种紧张感一直持续到沙威自杀。让人注意的是,序曲中的冉阿让主题,有三次跟沙威主题互相对立。一次是在芳婷死后冉阿让与沙威的对白中,还有一次是沙威自杀前。沙威主题节奏紧张而持续地进行着。与冉阿让沉重的悲剧感交叉,揭示着,冉阿让的一生,都跟沙威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一个感人的地方是芳婷的两次独白,一个是《芳婷的梦》,梦见自己不再在贫困中搏斗,梦见不再被遗弃,人与人之间的爱会永存。梦见自己的幸福生活。然而梦过之后,芳婷便被迫沦为妓女。芳婷的一生,是很悲惨的。她经历着被爱,被遗弃。所以在梦里,她向往着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爱的渴望。然而,低沉的时代背景,是注定要芳婷悲惨一生的。在另一段独白中,有一个双主题,一个主题是表现垂死之际的痛苦,另一个主题是芳婷托孤。芳婷的主题,一直贯穿着冉阿让的一生。从监狱逃出;卞福汝主教将冉阿让从警察手中救出、用烛台把冉阿让从黑暗势力中挽回进入光明;到冉阿让将走出的黑暗;一直到冉阿让死的时候,芳婷的音乐主题一直以背景音乐伴随的冉阿让。
冉阿让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所以,在剧中离不开对小人物展现。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旅店老板和老板娘的独白。剧中将这对虐待芳婷的女儿、天天骗吃骗喝有钱就是娘的夫妇,刻画成剧中的丑角。唱词诙谐幽默。这段旋律非常简单,朗朗上口。体现着浓浓的市侩气息。人们很容易融入剧中的情绪里。
在剧中最凄美的一段音乐,是爱潘妮的唱词。爱潘妮是旅店老板夫妇的女儿。虽然父母非常市侩,但爱潘妮却非常善良。爱潘妮暗恋着学生马吕斯,而马吕斯却爱着芳婷的女儿珂赛特。马吕斯因为对神秘的珂赛特思念而心神不宁。珂赛特由于对马吕斯的挂念而日渐憔悴,爱潘妮尽管自己爱着马吕斯,她还是悲伤地把马吕斯带到珂赛特那里,并制止她父亲的帮派去抢劫冉阿让的家。冉阿让准备逃离这个国家,珂赛特和马吕斯绝望中告别。因为对爱情的绝望,爱潘妮拼进全部精力投入起义中。马吕斯知道爱潘妮参加了战斗,让她送一封信给珂赛特,使她远离街垒。信让冉阿让截留了,爱潘妮重新来到街垒,并与马吕斯并肩战斗。爱潘妮被子弹打中,倒在马吕斯怀里。在死前她将自己爱慕之情,诉给马吕斯。然后死在马吕斯的怀里。爱潘妮的经历与芳婷相似:渴望爱与被爱、为爱牺牲。临死前的那一段唱词《A Little Fall of Rain》也是芳婷的主题旋律。凄美的令人心碎。
起义失败后。大部分人都牺牲了。冉阿让将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马吕斯救走。带到珂赛特身边。在珂赛特的照料下马吕斯恢复过来。但他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当冉阿让把自己曾经做囚犯的经历告诉了马吕斯时,马吕斯开始嫌弃起冉阿让。在马吕斯与珂赛特结婚之际,冉阿让走了。婚礼上,旅店老板夫妇要破坏婚礼,他们告诉马吕斯,珂赛特的父亲是一个杀人犯,并出示了证据:一只他们在战斗中从牺牲者身上偷着的戒指,这枚戒指就是马吕斯的。这时他才知道:那天晚上是冉阿让救了自己。他和珂赛特又找到冉阿让,此时的冉阿让,已经卧床不起。老人在亲人的怀抱中死去……最后全场响起了“你是否听到人民的歌声?”掀起了了全剧的高潮。
纯音乐部分善用多重主题交叉诠释
我们先来分析纯音乐部分。
这出戏就音乐结构而言,其实是非常严谨的。
1.序曲□大时代主题与冉阿让人生悲剧主题的交织
譬如序曲,就呈现了双主题,一个主题音符沈重缓慢的下滑,有大时代的命运感,另一个主题音符沈重上下跳动间很有悲剧的戏剧感,铺陈冉阿让的一生。
这两个主题,在後来的戏剧过程中,不时出现。譬如大时代主题,就不时在一九三二人民革命巷战剧情发展中,作一个乐段的开场白或基调,至於冉阿让主题,不仅出现在冉阿让的独白心声中,也成为贫困小人物出现时的基调。
这种音乐结构,立刻可以看出冉阿让在歌剧中成为弱势贫困小人物的代言人,而时代主题与冉阿让主题交织,让音乐自行解释出:一个时代性的扭转,是在小人物痛苦的哀嚎中产生出来的。
因此,序曲的音乐结构,是非常符合原著精神的。
2.沙威与冉阿让主题的对立
沙威的音乐主题处理的非常「像沙威」,节奏持续进行带有紧张感,每次沙威音乐一出现,就让人觉得危机浮现有事要发生。而最终沙威自杀前,这种充满危机感的节奏,成为沙威自己一生命运的注脚□□自我价值幻灭的危机。
让人深刻回味的,是序曲中的冉阿让主题,至少两次跟沙威主题等量齐观的互相对立,一次是在芳汀死後冉阿让与沙威的对恃中,还有一次是沙威自杀前。沙威主题节奏有持续进行的紧张感,与冉阿让主题沈重的悲剧感交织,意图很明显的要让冉阿让的人生悲剧,跟沙威的人生悲剧有绝对密切、却互相对立的关系。
3.芳汀的主题□悲悯苦难
另一个音乐结构严谨的例子,就是芳汀的主题。
芳汀有两次独白,一次是「芳汀的梦」,梦见自己不再在贫困中搏斗,梦见不再被遗弃,人与人之间的爱永不凋残。「芳汀之梦」歌曲出现之後,芳汀便被迫卖发卖齿沦为娼妓。
芳汀的另一次独白,是双主题,一个主题是表现垂死之际,另一个主题是芳汀托孤给冉阿让。
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托。
芳汀主题不仅成为芳汀角色自身的诠释,随著歌剧进行,我们会发现,芳汀的主题几乎和冉阿让的生涯并随。
譬如当冉阿让从监狱逃出,内心充满抱怨苦毒时,背景音乐是芳汀主题;卞福汝主教将冉阿让从警察手中救出、用烛台把冉阿让从黑暗势力中挽回进入光明时,也出现芳汀主题。这时的冉阿让,其实并不认识芳汀,但透过芳汀主题的背景音乐,预示未来冉阿让将走出怨毒的黑暗,抱持爱与悲悯,并与芳汀的苦难紧密相连。
随著剧情发展,芳汀主题还隐隐浮动在冉阿让与沙威的对恃中,直到冉阿让死前,芳汀主题仍出现。
於是,芳汀的音乐主题在多次成为冉阿让的背景音乐、或片段主题音乐下,成为冉阿让「悲悯的人道之爱」的象徵。
这样的音乐结构,还是非常忠於原著精神。
4.小人物的心声
歌剧中也有一些小人物的心声,包括工厂工人、野孩子、旅馆老板等等,都处理的很成功的有「市井小民风味」,能让底下观众听一遍立即朗朗上口,很快的融入台上小人物的歌声里。而为市井小民舍命的大学生们的几首重要曲子,却又很有大学生风味,慷慨激昂的热情宣□无遗;作曲者用音乐塑造不同阶层的人物,处理的很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首在这个歌剧中成为经典的曲子「 One Day More」,是唱於最激烈的一八三二巷战开始前夕。这首曲子以多重主题构成,包容许多小人物的小小愿望,包括「 A Heart Full of Love 」、「芳汀之梦
」「旅馆老板之歌「 Master of the House 」,所有主题交错在「 One Day More 」主轴中,使即将出现重大伤亡的一八三二巷战前夕,充满中下阶层盼望未来的心声。但这段充满小人物卑微盼望的心声,却很深刻的埋入沙威的危机主题,因为沙威的命运将因这巷战彻底改变!
5.德那第夫妇与女儿 Eponine
唯一跟原著不合,显然是要让歌剧观赏者轻松一下的,就是对德那第夫妇的诠释。这对苦待珂赛特抛弃自己孩子,又骗吃骗喝最後还跑到美洲去贩卖黑奴的邪恶夫妇,被刻画的成为轻松逗笑的丑角,邪恶的印象就被淡化了!
此外,暗恋马斯洛,最终为马斯洛牺牲自己的女孩 Eponine (德那第夫妇的女儿),在牺牲前夕自己暗诉恋慕之情的音乐主题,与芳汀主题相同。这使「悲惨世界」歌剧中,Eponine 戏份变重(甚至比珂赛特还有特色),也暗藏 Eponine 在歌剧中被诠释成近似芳汀,历经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托的苦难。Eponine 帮马斯洛挨子弹,死在马斯洛怀中的曲子「A Little Fall of Rain」凄美无比,好听极了!
若要再细部分析下去,这出歌剧还有很多意味深长的音乐语言,不过,我们对乐曲分析先停在这里,来看看几首重要的曲子的歌词!严谨的乐曲结构铺陈大时代与小人物,透过多重主题对衬,把人道主义精神吟唱出来。而歌词,则是非常深刻的讲出基督教精神。
因此,当歌词加上音乐主题的诠释,就发挥出「正是基督教精神,使人道主义丰丰富富的呈现出来」的寓意。
这几首歌曲,其中一首是冉阿让被卞福汝搭救後,惊异之下决定悔罪成为光明之子的心声;另一首是「 Who am I?」这首曲子描述冉阿让知道有人被冤屈成冉阿让,将被判终生苦役时,冉阿让的挣扎,以及最终决定放弃
市长职位,挺身承认自己才是逃犯冉阿让的心路历程。这两段歌词,彻底把基督教信仰的精神表现出来。
还有两首歌词是出自沙威的独白。他的自以为义,与最後自我价值感幻灭、信念幻灭的冲突挣扎,在歌词中呈现的非常深刻。
注一:原著悲惨世界主角冉阿让,有些译本翻译成尚万强或其近音。
注二:关於多重主题交叉,大家可以上心灵小憩(http://life.fhl.net)参考网路音乐会「人与自然的对话」中的「赋格曲」(作者为psycho),这篇文章中对双主题交织不同情感,作者有非常清楚的解说,还可
以听到音乐!
注三:本文将制作成网路音乐会,届时会有一些歌剧图片〈谢谢 staffi 提供 html图片档〉与音乐录制,敬请期待!)
歌剧歌词充满基督教精神
沙威的独白(一)Stars
(这段歌词,是冉阿让救出珂赛特,带她奔逃。十年後,沙威仍在追逐拘捕冉阿让,面对星夜,唱出来的「正义」之声)
在那里,外面的黑暗中
一个亡命之徒正在逃亡
从恩典中堕落
从恩典中堕落
上帝是我的见证
我永远不退让
直到我和他面对面
他知道如何走黑暗中的道路
我则依循上帝的旨意
那些遵循公义之路的人
将会得到奖赏
如果他们堕落
就会像路西佛
跌落在火□与刀剑中
繁星多如尘沙
不可胜数
随著星序与亮光
充满在黑暗中
你们是黑暗的看守者
宁静而坚定的
在黑暗中看守
你知道你在天空中的地位
你遵守你的航道
以及你的目标
在每一个属於你的时令
周而复始,始终如一
但如果你堕落
如同路西佛一般
你将跌落至
熊熊烈火之中
一直都是这样
在通往天堂的门上也是这麽写的
那些□徨岐路的人
和那些堕落的人
必须付出代价
上帝啊,你让我寻到他
直到那时
我见到他
安全无害的在监狱中
我才罢休
我发誓
我对著星星发誓
沙威的独白(二)Javerl's Suicide
(这段歌词,是描述一八三二人民巷战,沙威被当成政府间谍被捕,冉阿让奉命处死沙威,冉阿让却偷偷放走沙威,沙威面对冲突纠葛,信念与自我价值感崩溃,自杀前唱出的心声。)
这个人是谁?
他是怎样的一个恶魔
陷我於不义的网罗中
并选择让我自由?
终於是他在我的命运印上烙印的时候
擦掉过去
让我在生命册上的名字被剔除
这一切只要他轻弹一下他的刀子就能达成
他报了仇,然後再还我生命
如果我活在小偷的情义中我就该死!
如果我在这场追逐的最後让步我就该死!
我就是王法,而王法是不容污□的
我唾弃他的怜悯
在这世上我们并无共同点
不是尚万强死就是我亡!
现在我怎麽能够让这个人支配我?
这个被我追捕的阴险男人
他赐给我生命,他赐给我自由
我应该早已死在他的手上
那是他的权利
也是我死的权利
相反的我活著.....在地狱里□活
我的思绪分裂
我能相信这个人吗?
他的罪能被赦免吗?
他的罪刑能够被减缓吗?
而我现在应该开始怀疑吗?
过去我从未怀疑过呀
纵使我的心是铁石它仍然在颤抖
我所认识的世界消失在黑暗中
他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的使者?
他是否知道
今天他赐予我生命的同时
就已经扼杀我?
我将触及天际,却坠落下来
当我凝视天空
星光变得暗淡而冷漠
我现在要逃离这个世界
逃离这个属於尚万强的世界
我已走头无路
我已无法继续......
尚万强的独白(一)Vajean's Soliloquy
(这首歌是冉阿让被主教拯救後,惊异之下唱出的心声)
我作了甚麽?
亲爱的耶稣,我作了甚麽?
成了夜间的贼
成了跑路的狗
我堕落的如此深
病入膏肓,为时已晚
只有仇恨在心底哭喊
哭喊在无人听闻的死荫深处
这些年来我竟浑然不知?
如果还有别条路可走
二十年前我大概错过了
我的一生是一场永远赢不了的战争
他们给我一个编号并谋杀了尚万强
在拘禁我,让我自生自灭的那一刻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一块面包
如今,我为何允许这个男人
触动我的心弦又教我如何去爱?
他待我与待常人无异
他信任我
他称我为弟兄
他向上帝索取我的新生
而我却一直恨著世界
因为世界一直恨著我
以眼还眼
将心变为石头
这是我赖以为生的法则
这是我唯一懂得的方法
他只要说个字
我就必须回去
再度陷於鞭打,痛苦的劳役之中
可是他却让我自由
我感觉羞耻在我心理像把刀割
他告诉我,我有灵魂
他是怎麽知道的呢?
怎样的灵魂打动我的生命?
我还有没有别条路可走?
我即将升向高天,但我又掉落下来
夜晚就要结束
我凝视著虚无的黑夜
看见自己罪恶的漩涡
我将从过去的世界中逃脱出来
逃离尚万强的世界
尚万强已经不存在了
从今天起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头
尚万强的独白(二)Who am I?
(这段歌词是冉阿让获知有人被冤屈成冉阿让,即将被判终生苦役,身为市长的冉阿让,徘徊在是否该挺身而出之际。)
他认为那个人是我
光看一眼他就认得
他发现的那个陌生人
这个人是我脱罪的大好机会
为何我要救他脱困?
为何我要纠正这个错误?
当我已经摆脱掉过去
又努力了这麽久?
若我说出真相,我就会被判罪
若我保持沉默,我就该死
我是上百名工人的雇主
他们全仰赖我
我能弃之不顾吗?
他们该怎麽活下去
如果我失去自由之身?
若我说出真相,我就会被判罪
若我保持沉默,我就该死
我是谁?
我能迫使这个男人成为奴隶?
假装无视於他的痛苦?
这个无辜的人有一张像我的脸
他将代替我接受审判
我是谁?
我能永远躲起来吗?
假装自己不是昔日的我?
难道我的名字至终
都只是一个虚有名词?
我能说谎吗?
我要如何面对我的弟兄?
我该如何再面对自己?
我知道,我的灵魂属於上帝
很久以前我就跟他达成交易
当希望渺茫时
他给我希望
他赐给我力量继续走下去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尚万强
所以,贾维,你知道这是真的了
那个人不比你有罪
我是谁?
最初发表:陈韵琳--苏友瑞通讯
转自基督徒网络文帖存档(http://noah.ccim.org/archive.nsf)
制作群:
剧情介绍:
婚礼上,德纳第夫妇想勒索马吕斯,说珂赛特的父亲是一个杀人犯,并出示了证据:一只他在街垒陷落的那晚从下水道的尸体上偷来的戒指。这戒指是马吕斯的,他这才知道:那天晚上是冉·阿让救了自己。他和珂赛特赶到冉·阿让处,在冉·阿让临终前珂赛特第一次听说了自己的身世,老人在亲人的怀抱中死去……最后“你是否听到人民的歌声?”响彻整个剧场。
更多相关内容:http://www.shav.com.cn/music/bkview.asp?bkid=20808&cid=3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