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经典喜剧篇之十:《三笑》

标签:
爱情 |
分类: 老电影 |
三笑
春暖花开时节,华夫人先前往杭州灵隐寺进香,而后又转赴苏州拜佛。唐伯虎正在寺内游玩,见华夫人的四个丫鬟个个天生丽质,其中一个唤作秋香的更是气质出众,卓尔不群。夫人去方丈室用茶,留下秋香上香。唐伯虎跪在秋香身旁,祈祷能与佳人结成良缘。秋香欲起身离去,裙带却被唐伯虎压住。秋香示意他抬身让开,唐伯虎却跪在裙带上东张西望,只是不放开。秋香见他呆头呆脑,莞尔一笑,只好直言相告,唐伯虎才起身让开。华夫人一行从水路返回东亭,唐伯虎也雇了一条船紧随其后。
天色已晚,华夫人一行停船歇息,唐伯虎靠近大船,并让艄公唱起思念秋香的歌。秋香借倒水察看究竟,泼水时水点儿飘在唐伯虎脸上,唐伯虎以为下雨抚着脸颊向天上张望。秋香禁不住窃笑。唐伯虎见秋香第二次笑他,兴高采烈。到了东亭华府,唐伯虎见秋香刚下轿,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不料头冠掉在地上,忙捡起胡乱戴上。秋香见他头冠戴的歪歪扭扭,忍不住第三次掩口一笑。
秋香三笑,让唐伯虎信心满满。为接近秋香,他决定化名卖身华府为奴。艄公索要工钱,唐伯虎身无分文,便画了扇面交给艄公换钱。唐伯虎自称名叫康宣,穷困潦倒走投无路,要投河自尽,被华府管家收留。华太师见他长得俊秀伶俐,有意看他有无学识,便吟出一个上联:“十口心思,思国思民思社稷”。唐伯虎稍一思索便对:“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华太师见他对得工整,且用词华丽贴切,非常欢喜,便让他以华安之名在书房做书童。一位乡绅买到唐寅给艄公画的扇面,奉献给华太师。太师见果然是唐伯虎的真迹,兴奋不已。
华安才貌双全,深受丫鬟们喜爱,都争抢着接近、讨好他。华夫人先是埋怨太师擅自收留华安,待见过华安,才知他果然讨人喜欢,便让秋香赏赐。秋香见到华安大吃一惊,把一只瓷乌龟塞进红包送给华安。唐伯虎打开红包发现乌龟,理解为“金龟婿”之意,喜出望外。
秋香向二奶奶说起自己三笑引来华安之事,遭到二奶奶的调笑,并要见见华安是何许人也。唐伯虎想起自己拒绝作画之事悔不当初,战战兢兢来拜见二奶奶。二奶奶见“华安”竟是表兄唐伯虎,大吃一惊。知他是为秋香而来,但当着秋香又不好说破,便严词质问为何自弃自暴卖身为奴?唐伯虎只好委婉相告并请她成全帮忙。二奶奶警告表兄,如触犯家规将严惩不贷。
秋香对唐伯虎的追求无动于衷,唐伯虎既懊恼又无可奈何。这天早上,唐伯虎给二位公子送早餐,见秋香也来到后院,便将早餐放在一旁,与秋香说话。他问秋香:可知道苏州有个唐伯虎?秋香当然知道并非常敬佩他的风骨人格。唐伯虎告诉秋香:他就是唐伯虎,劝秋香莫错过好姻缘。秋香假称此处说话不方便,把唐伯虎骗进一间柴屋,锁门而去。唐伯虎出了柴屋来到书房,公子华文、华武正为写不出王师爷布置的文章急得团团转,又听说早饭被狗吃了,气得要揍华安。华安只好答应替他们作文章,俩人才饶了他。
王师爷看了华文、华武的文章,心花怒放,连忙呈给太师。太师见此文才情横溢,便令二人照原题目当场再作一遍。华文、华武吓得哆哆嗦嗦,只好交代是华安替他们所作。王师爷颜面尽失,举起铺盖灰溜溜地离开华府。太师欣赏华安才华,便让他做了师爷,专教儿子读书。
唐伯虎猜不透秋香心思,正苦恼着,情迷意乱的丫鬟石榴扔进来布包裹着的两个石榴。唐伯虎伤感地感叹:多情的太多情,无情的太无情!华安画了一幅《和合二仙》。华夫人看了,赞叹华安的才华不逊于唐伯虎。二奶奶看出唐伯虎在嘲讽华文、华武痴呆,胸无点墨。华夫人大怒,下令严刑拷打华安。任凭丫鬟们求情,夫人毫不松口。唐伯虎只好拜求二奶奶说说好话。二奶奶求婆婆放过华安;可让他再画一幅观音像,将功折罪。夫人饶了华安,并让他马上去画观音像。
唐伯虎让夫人派一个丫鬟研墨伺候,以示虔诚。夫人让最有文化的秋香去服侍。观音像栩栩如生,秋香对华安的才华心悦诚服,但仍非常矜持。华安在观音像上题诗时,先将每句的第一个字下来:“我为秋香屈居童侯”,秋香惊奇不已,猜测华安可能真是唐伯虎。众人对华安画的观音像赞不绝口,华太师更是喜不自胜:“总有一天我要让唐伯虎看看,我的家奴也画得这么好!”知道内情的二奶奶不由得偷偷窃笑。太师和夫人决定佛阁竣工后,把观音像供奉在佛阁里。
请观音像之日,华文、华武见只有秋香在家,觉得有机可乘。唐伯虎让华文、华武把太师新写的一百首诗抄写50遍,掌灯前交卷。唐伯虎去找秋香,秋香暗示他晚上去牡丹亭会面。华文、华武见华安不在,便轮流来纠缠秋香。秋香先告诉华文,再告诉华武:晚上去牡丹亭见面。夜里,唐伯虎到牡丹亭假山等候秋香。秋香提着灯笼侍奉夫人来到牡丹亭下,灯突然灭了。秋香称要去找火离开。唐伯虎一把抓住秋香,责怪她又在戏弄他。秋香说:你要真是唐伯虎,我就嫁给你。唐伯虎遂放了秋香。躲在暗处的华安、华武见灯灭了,立刻冲到牡丹亭下,抱住秋香求欢。秋香和几个丫鬟打着灯笼赶来,只见华文、华武正抱着华夫人动手动脚。华夫人怒不可遏,下令以后儿子和男奴不准进入中门。
冬去春来,唐伯虎仍未能如愿,只好求助好友祝枝山。祝枝山来到华府拜访,称要见一见华府才华过人的家奴。太师把华安介绍给祝枝山。祝枝山看了华安,脱口叫到:“唐伯虎呀!”太师忙问唐伯虎在哪里?祝枝山道:“这华安与唐伯虎依稀仿佛。”祝枝山让华安对一条酒令:“晶字三个日,常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让华安第一句说一个字;第二句说一句俗语;第三句说一句古诗。华安道:“品字三个口,宁添一斗,莫添一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祝枝山连声称妙。华太师要宴请祝枝山,祝枝山以寻找失踪已几个月的唐伯虎为由告辞,并请太师留步,只让华安代送。
华安过了好久才回来,且眼圈发红,似曾哭过。太师问其缘故,华安道:“祝大爷劝我不要给人当下人,要我去他那里做事,并可在他家十二个丫鬟中选一个意中人为妻。”华太师对祝枝山竟到华府来挖墙角大为光火,当即让华安在自家三十六个丫鬟中,选一个为妻。华夫人觉得此事操之过急,无奈太师已经答应,又不好反悔,且两个儿子刚有长进,只好设法留住华安。
除了夫人的贴身丫鬟春香、夏香、秋香、冬香,其余三十二个丫鬟都聚集到前堂大厅任唐伯虎挑选,却一个未中。夫人只好让春香、夏香和冬香前去接受挑选,却仍把秋香留在身边。须臾,三个丫鬟垂头丧气而归。事已至此,夫人只好让自己最信赖、最喜欢的秋香出去。唐伯虎见到秋香,兴奋得手舞足蹈,把印章交给秋香:“真唐假唐,请看印上!”秋香仔细一瞧,果然是“唐寅”。
秋香嗔怪二奶奶明知华安即是唐伯虎,却不告诉她。二奶奶掏出华府后门的钥匙,交给秋香作为喜结良缘的贺礼。就在华府张灯结彩,高朋满座,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时,唐伯虎携秋香从后门出走,乘坐祝枝山来接他们的小船,踏上了返回苏州的行程。
二奶奶(右,朱立饰)恨表兄唐伯虎不给华太师面子,秋香(陈思思饰)则很佩服唐伯虎的骨气。
唐伯虎(向群饰)跪在秋香身边,祈祷早日缔结与秋香的美满姻缘。
秋香见唐伯虎半呆半傻,不禁莞尔一笑。
秋香泼水飞到唐伯虎脸上,他以为是下雨了。
秋香见唐伯虎向天上张望,不禁又窃笑起来。
秋香见唐伯虎的帽子戴得歪歪扭扭,第三次笑出来。
唐伯虎见秋香对他一笑二笑连三笑,美得魂飞九霄云外。
艄公向唐伯虎索要工钱,唐伯虎身上没钱,便画了扇面给他换钱。
唐伯虎假装走投无路要跳河自杀,被人救下,并被华府收留为奴。
唐伯虎对上了华太师对联的下联,华太师非常满意。
华太师(文逸民饰)得到唐伯虎画的扇面,兴奋不已。
石榴(裘萍饰)和众丫鬟都为华安(唐伯虎)的才貌风度所痴迷。
华夫人(龚秋霞饰)见了华安,非常满意。秋香见了大吃一惊,知道自己三笑惹来了麻烦。
秋香把华安来的用意告诉了二奶奶,二奶奶要见一见这个痴情男子。
二奶奶见华安原来是表兄唐伯虎,吃了一惊又非常为难。
二奶奶质问表兄为何自弃自暴,卖身为奴?
唐伯虎请求表妹、二奶奶成全自己和秋香的情缘。
二奶奶警告唐伯虎:若违犯家规,严惩不贷!
唐伯虎来到中院找秋香,被二奶奶发现,痛骂一顿轰了出去。
唐伯虎问秋香是否知道苏州的唐伯虎?秋香不但知道,而且非常敬佩唐伯虎。
唐伯虎告诉秋香:他就是唐伯虎,劝秋香别错过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