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之父”余干臣
(2011-10-09 08:59:01)
标签:
杂谈 |
“祁红”的发源地,并非徽州的祁门,而是东至的尧渡街。当年尧渡街祁红茶庄的红茶火爆商帮,名盛一时。皖藉东至名人、清末两江、两广总督周馥,曾写过一些咏茶诗
三月招得采茶娘,四月招得焙茶工;千箱捆载百舸送,红到汉口绿吴中;年年贩茶嫌茶贱,茶户艰难无人见;雪中芟草雨中摘,千圃不值一匹绢;钱小秤大价半赊,几唤卖茶泪先咽;官家榷茶岁草缗,贾胡垄断术无神;庸妇贩夫百苦辛,犹得食力饮其身,就中最苦种茶人。
矮屋黄芽暖,空亭绿阴凉。
颓垣见兵燹,客户遍农桑。
井口寰衣落,樵肩兰草香。
新茶初上市,最喜客评尝。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年前,这位为官勤勉的余干臣,却因为得罪了上司,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被贬回原藉。这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身为黟城的名门望族子弟,他感到莫大的耻辱。
回到家乡,他沮丧苦闷,闭门不出。忽一天,他在翻阅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文时,偶然看到了一篇《南有嘉茗赋》的佳文。他诵读再三,惊叹不已。他想:至德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我现在还年富力强,何不去至德发展茶叶事业呢?
余干臣仿照“闽红”,制作功夫红茶成功的消息,一时传遍尧渡街的大街小巷,传遍了至德全县,各路茶商纷至沓来,一时间,尧渡街茶商云集,热闹异常。人们尊称余干臣为“红茶之父”。
在至德试制红茶成功后,余干臣决定到祁门去发展。他到祁门后,落脚历口。由于历口土质好,空气湿润,云雾笼罩,山花多,花叶上熏染了一种天然的苹果、兰花香,制作出来的功夫红茶,被人称为“祁门香”。为了统一口径,后来余干臣将他各个茶庄所制的功夫红茶(含尧渡街红茶庄),统一命名为“祁门红功夫茶”,简称“祁红”。
六年后,余干臣又在祁门闪里等地开设了红茶分庄,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在市场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