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梦北京香山公园

(2024-11-04 21:21:21)
标签:

北京香山公园

双清别墅

眼界宽

碧云寺

香炉峰

杂谈

分类: 生活日记、生活记录
北京香山,名闻遐迩。在我的认知里,最著名的是香山红叶、双清别墅和碧云寺。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香山红叶,但在电视上、摄影作品里、博友的博客中已屡见不鲜。香山红叶那如火如荼的灿烂,曾令我几度期盼,几度沉醉。恨不能亲赴香山,尽览如血红秋。双清别墅自然与伟人的传奇息息相关。印象最深的是一幅伟人在双清别墅看《人民日报》的照片。伟人气定神闲地看着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碧云寺是在中学历史课本里了解到的。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灵柩停在碧云寺。国民党右派(史称西山会议派)在孙中山灵柩前召开会议,讨论“清党”(即清除国民党中因先前国共合作时加入的共产党员)。伟人和李大钊等人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国共分裂,争斗明朗化。
某日,突然接到上峰通知,下周一上午开会,需提前一天进京报到。每每接到这样的通知都很烦,这不成心把双休打了折?订机票时,灵光乍现。何不早班机进京,抽空去趟香山?
起了个大早,搭七点多的航班进京。受流量控制,最早的航班还是晚点了一个多小时。十二点到驻地,放下行李立即出门。10号地铁转西郊线,一个多小时抵达香山。在街上胡乱吃了碗牛肉拉面,立即进山。
季节不合适,香山红叶自然是不指望的。第一时间直扑双清别墅。双清别墅距离香山公园大门就七八百米,仅仅在香山脚下。别墅除了大门较为古朴庄严,历史感极强外,里面并没有什么特别。如果不是因为伟人曾住,这里大概率会像其他地方的古人旧居一样,早湮没在平凡的历史长河之中。据介绍,伟人虽然只在这里小住了五个月,但这五个月对于中国的未来是极不平凡的一页。就是在这里,伟人向人民解放军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吹响了渡江战役的号角。就是在这里,伟人得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老人家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辉煌的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从此,双清别墅因伟人而名垂青史,名闻遐迩。这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距离双清别墅不远的来青轩,则是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的办公地点。住着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他们在这里和伟人一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渡江战役,占领南京,筹建新中国。这里是新中国的第一站。
在双清别墅和来青轩之间,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香山寺。香山寺历史悠久,据说始建于唐代。经过历代王朝的修缮扩建,到清乾隆年间,已形成前街、中寺、后苑格局。可惜在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焚烧,大部分建筑被毁。如今目之所及,基本上都是2012年后修复重建的。
不得不感慨香山寺的恢弘气势和富丽堂皇,尤其是“眼界宽”处。不仅让人豁然开朗,眼界一宽,彷佛进入了宇宙中心,令人震撼,而且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站在“眼界宽”的最高处,我才了解了什么叫真正的“眼界宽”。没有什么可以比“眼界宽”这三个字更能代表我此时此刻的心境。站在这儿,我感觉历史正迎面扑来。我和古人正在进行一场时空对话。香山寺建筑与自然的完美契合,更增添了香山寺的别具一格和香山的灵秀之美。
离开香山寺,下一个目标就是香炉峰。大北京来过N多次,除了爬长城,还没登过其他山。这次难得来香山,如果不登顶,好像也对不起自己这户外爱好者的荣誉称号。虽然对我来说,时间有点紧,但关键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我强驴的本色。沿着雨香馆、晞阳阿、云巢亭、梅石、豫泰门一线,于16:10登上香炉峰。香炉峰海拔575米,是香山主峰,在北京俗称“鬼见愁”,意为险峻难攀,令人望而生畏。偷偷一笑,感觉有点夸张。
在山巅略作休息,选择从北侧下山。北侧顺着一堵围墙全程台阶,坡度陡峭。一路小跑,癫得双脚发麻。下到底看到一块牌子上写此登山道1500米,高差418米,共2300多级台阶。
往北门赶到碧云寺,工作人员告知碧云寺正在维修,暂停开放。多少有点小遗憾。往东门方向赶,沿途游览了见心斋、昭庙等著名景点。由于时间太迟,昭庙已经闭馆。尽管只是在门外晃荡一圈,但窥一斑而知全豹,昭庙的规模和憾人的气场已完全可以想象。
天慢慢黑下来,天空飘起了丝丝小雨。急匆匆赶到地铁站的时候,磅砣大雨正好浇下来。坐在地铁车厢,看车窗外一条条水流般扭曲的雨迹,心里暗自庆幸。
回到宾馆,冲个凉,然后去会务组报到。这既充实又过瘾的一天,感觉是就是一次远足的户外。出差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