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洪宇
苏洪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669
  • 关注人气:9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申遗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2010-08-03 09:36:19)
标签:

申遗成功

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丹霞

广东丹霞山

旧城改造

旅游业

    昨天,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丹霞”项目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中展示了丹霞地貌形成演化的过程。在世界遗产大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广东丹霞山最为杰出。

    广东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横空出世。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上述六个景区的知名度,而且也势必将极大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其实,老苏写这段文字,既不是想祝贺申遗成功,也不是湘谈申遗成功后旅游过度发展的问题,而是想到一个需要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多年来的多个申遗成功,不是说明我们自然和文化遗产越来越多,而是相对于一个文明古国来讲,事实上我们的自然和人文遗产的数量和质量是趋于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差。

    持续了多年的诸如“旧城改造”等政策的实施,已经不可逆转地事实上摧毁了许许多多的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本来我们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数量和质量还可以更多更高。

    假如罗马放在中国,位于城市中央的破破烂烂的罗马斗兽场,估计多半会被“旧城改造”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个围绕着众多商铺和住宅楼的城市广场,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展现“城市经营”的硕果,以及辉煌的政绩。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罗马斗兽场只有一个。虽然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完整而真实地展现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的载体却已经在“城市化”的国家战略遮蔽下,逐渐悄然消逝。

    申遗成功后,我们不是需要狂欢,而是需要冷思考。最需要思考的,恐怕应该是我们的城市决策者们。有些东西是可以一直建设下去的,但有些东西确是一去不返的。

   别让申遗成为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