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最早是干啥的?
(2009-07-14 15:44:37)
标签:
儒家思想
儒教
陈舜臣
巫师
丧葬
蓝海
旅行
孔子
尊卑等级
世俗
文化
|
|
今天,我们说起中国文化,当首推儒家思想。
按照一般解释,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儒”,儒家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很少有人知晓。
在(日)陈舜臣所著《儒教三千年》一书中,老苏发现了这样有趣的描述。
“儒”的原意是祈雨巫师的代表——巫祝,也就是我们现在都孰知的巫师,比一般理解的司仪地位要高。殷末时期,“儒”的地位开始衰退,巫师们纷纷寻找新的出路。机缘巧合,儒家集团在寻寻觅觅中发现了一片“蓝海”。
大家都知道,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丧葬,而儒家正是将“丧葬”作为了自己的主业。
按照《儒教三千年》一书中的论述,对于专门从事丧葬之职的儒家来说,富人家里若有人去世,便很开心,因为可以从中捞取钱财......。可能正是基于儒家最早的行业选择,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趋利思想,以至于这种趋利思想又进一步影响了后来传入中国的种种宗教,进而又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世俗社会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儒家虽然专职丧葬,但必须经常到处奔波或美其名曰为旅行。因为在任何一个聚集群落里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去世,因此为了寻找更多的丧家,就不得不四处流浪或旅行。在旅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所以儒家的知识水平和信息量就高于常人。对于一个蒙昧社会经常出于迷茫状态而烦恼的人,见多识广的儒家往往可以提供许多建设性意见。因此,作为丧葬专家的儒家给人提供人生咨询的色彩就越来越浓。到了春秋孔子出现后,成了儒家集大成者,于是儒教也就诞生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