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南宁一家刚刚开业的五星级酒店,大学同学M总请老苏吃饭。
席间,M总说起不久前,他的一位痴迷豪华汽车的荷兰客户刚刚在德国买了一辆最新款奥迪R8(估计价格为180-200万人民币),要请他一起开回荷兰。他说当时他们从德国开回荷兰的平均速度是240-250左右,非常平稳,基本上可以说是贴地飞行。M总由衷地接着说:“好车就是好车,但好路也确实是好路!我们开的是德国的无限速公路。”
当晚回深的飞机上,老苏捧着一本《三联生活周刊》。无意中在一篇《如何终结“恋车癖”》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不可否认,我后来享受到了纯真的驾驶乐趣,其中包括最大的乐趣,在德国高速公路上开车,不限速。这是外在的乐趣,其根本在于公路设计的高质量,最简单的是路面厚达70厘米,这个数字意味着公路结实,此后的维护费用会降低,政府花钱修路就是高质量的。在美国,这个和数字是35厘米,在中国,我查到这样的数据——深南大道(老苏注:指深圳深南大道,是老苏每天必须使用的一条公路)1990年建成通车的汽一级专用路,沥青面层13厘米厚,沥青下面层是8厘米的沥青贯入式,从使用情况看,这段路结构较合理,开始使用前三年没有裂缝和车辙,3年后出现裂缝,目前裂缝较多,但并不影响行车......。专家建议,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厚度在15-18厘米之间较为合适。
为什么在中国高速路车祸中很多是豪华轿车,依老苏之愚见,司机疲劳、驾驶技术和行人乱穿行等(酒后驾车除外)固然有一部分原因,但恐怕公路设计水平较低与豪华车的高性能之间的匹配失衡是很大的原因。
记得5年前,老苏驾驶着一辆哥们儿的崭新的宝马X5,偷偷摸摸地在一条通往桂林的高速路上开到210,由于路面不平,老苏只能将自己的最高驾驶记录停留在了210。这段经历虽然给了老苏一些小小的快乐,但毕竟是偷偷摸摸的。啥时侯能光明正大地贴地飞行一把呢?
为了拉动内需,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新一轮大建设,其中道路建设占相当比例。那么,我国何时能有限低不限高的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呢?我国何时能有路面厚70厘米的高质量公路呢?中国人何时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高速公路驾驶乐趣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