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热点纵橫 |
刚进办公室,秘书就拿来一本刚刚寄来的《文本成全》。
封面一如既往的简约,文字一如既往的干净,内容一如既往的亲切。
这是《成全参考》2005-2006合订本。前几天,全忠同志还在百忙之中专门发了个短信告知。
老苏在此谢谢了。
全忠是《万科周刊》曾经的主编,一个中国地产策划界的腕儿。
依稀记得,《万科周刊》创刊伊始,老苏就是赠阅对象。好像全忠卸任后,老苏的这项赠阅待遇也就慢慢取消了。第二次搬家,整摞整摞的《万科周刊》当废纸卖给一个收破烂的客家人了。后来,这件事让俺老苏懊恼了许久,自认为是在深圳做的最没有文化的几件事之一。
老苏和全忠同志有许多渊源,校友+老乡+深圳+同龄,好像还有点儿别的什么。
哦,老苏和全忠同属创业人。
老苏创了榜样,全忠创了成全;老苏做旅游策划,全忠做地产策划;榜样源于深圳走向全国,成全源于深圳移师上海;榜样8年,成全5年;榜样稳步发展,成全跳跃式成长。
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据点,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发展速度。
一次和全忠在深圳吃饭,老苏随口问了一句“成全的企业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全忠同志眼中精光一闪:“浪!”。
其实做什么行业并不重要,就像陆新之为《文本成全》写的篇首文章《成全的价值》中提到的“一个小企业的快乐成长记录,……这也是全忠的追求。”
这又何其不是老苏的追求呢?
文章引用自:http://www.bany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