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是需要经营的

(2007-02-07 15:01:39)
分类: 热点纵橫

 

 

在省港澳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家家过年都要去花市买鲜花,买年桔,寓意年年花开富贵,大吉大利。

 

不仅省港澳的本地人如此,就是外省来的也如此。

屈指算来,俺老苏从北方移民广东已经16载了。只要在广东过年,老苏就一定会去花市,一定要买年桔。看着绿叶丛中黄灿灿的年桔,心里甜滋滋的,就连周围阴冷的天气也感觉渐渐温暖起来。这才有广东过年的气氛啊。

本地人买年桔,是一种年俗。外省人买年桔,开始是凑个热闹。在广东呆长了,就变成一种习惯了。

当买年桔成为一种习惯时,说明你已经认同广东文化了。文化的认同,标志着你已经是一个“老广”了,至少也是半个“老广”,或者说是一个非肉体的精神“老广”。

 

不同地方的年俗也是不同的。像老苏的祖籍地山西,我们小的时候过年可以形容为“欢天喜地”。对于30年前的老苏来讲,过年就是有春联贴,有年夜守,有大雪下,有新衣穿,有饺子吃,有鞭炮放,有压岁钱拿,有雪仗打,有亲戚串……。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构成过年的文化要素。或者说,这是真正的北方年俗。

 

近些年来,老苏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尤其像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如果过年你连个年桔都不买,那过年和平时的双休日除了时间长短之外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深圳比较特殊,但是老苏回到北方,北方的朋友们也都有同感。当然,老苏也觉得年味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很多朋友已经将春节视为一种黄金周,全家去国外旅游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进步,是国人对节日的一种更加多元化的认识和体验。

但老苏还是认为,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中国文化在一年当中的最华丽的一次现身,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浓缩的体验,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年文化,是全世界各民族的节日庆典中最具代表性的。

 

大家都说年味淡了,实际上年还是那个年,只是人们对年的态度变了。年能不能有味道,关键在于人。如果年味淡了,那你就往年里加把盐;如果年味咸了,那你就往年里兑点儿水。年味的好坏咸淡,全靠每一个过年的人来调和。

 

年,是需要经营的。

中国,是需要“年意识”的。

 

买年桔,就是主动经营年的表现,就是传承岭南的年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你连自己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都不能很好的传承和经营,那你如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呢?

一个国家需要文化意识,中国需要“年意识”。

两手空空的民族,一无所有的民族,或者是手拿别的民族文化的民族,你有什么资格被其他民族认可和尊敬呢?

 

老苏知道,欧洲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圣诞节去干别的,更别说让他们去过别的民族的什么节日了。

买年桔,就好像欧洲人买圣诞树,总比在西方的情人节疯狂地购买外国品牌的避孕套要好。

如果我们国人连年都不过了,改出国旅游了,甚至改成过圣诞了,那大国崛起就纯粹成了扯淡了。

文章引用自:http://www.banyan.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