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上午,黄山市新宇假日酒店五楼会议室,《休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
评审专家除了老苏外,还有安徽省旅游局老局长何宗奎、徽学泰斗张脉贤、南京大学吴小根博士、黄山市旅游局章隆念处长、安徽省财政厅洪军处长、安徽省旅游局规划处长等。
在旅游规划会上,老苏讲了几点:
1、
总体形象定位“中国最幸福的乡村”欠妥当,因为不同潜在客源地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广东人认为的幸福上海人未必认同,而上海人认为的幸福西藏人未必认同,西藏人认同的幸福北京人未必认同。
2、
一个县域的规划,不能只把这个县当成一个独立王国对待,然后在将产业要求按照一个缩小的国家的要求进行安排,这样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作为黄山下属的一个县,休宁要从自己在大黄山国际旅游圈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旅游产业的思考,而不是在一个小环境里搞大而全。
3、
针对海外市场推出“中国状元第一县”是不妥的。因为老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状元”?如果我说“某某地方被称为中国拉然巴第一县”,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什么叫“拉然巴”。实际上,拉然巴是藏传佛教中显宗的最高学位,相当于汉文化中的状元。所以口号的提出,一定要深入了解目标客源市场的文化背景。
4、
规划中将齐云山定位为休宁旅游的龙头,但对龙头本身的阐述和其带动作用没有很好完善。齐云山是中心,其他的乡村旅游要围绕她进行,这就好像桂林阳朔西街和周边乡村的关系。
5、
将县城定位为旅游集散中心和核心旅游区欠妥当。并不是每一个县城都有可能成为核心旅游区的,况且休宁县城本身并没有什么特色,所以她不能成为目的地。
6、
规划中强调开发的地方太多,老苏建议他们应该作“减法”。对于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地区来讲,保护好原生态的资源就是最大的规划。旅游规划并不是仅仅指开发规划,能够很好地保护好资源的规划才是目前中国最缺的旅游规划。一定要抓重点,抓精品,集中社会资源投放到重点区域,其他区域尽量保护。能够留下来,就是为子孙后代考虑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千万不能做断子绝孙的规划。
7、
规划的四个特点:政治化、概念化、形式化、内向化。
8、
个别目标、个别指标的量化、个别措施可能过于乐观。
9、
旅游产业要素的安排不应大而全。
文章引用自:http://www.banyan.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