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体验的重温
标签:
心情杂谈摄影重庆黑白摄影 |
分类: 日记 |
最近突然感觉自己拍的都是些二手体验,那些大师们早于百年,几乎没有不被他们拍过的题材,他们的深刻无法超越,他们就像只只挡住洞口微弱光的手,让我惊恐中迷茫的不知所措。虽然我还没开始拍照(没资格谈论摄影)。
在通往彼岸的隧道中,我匍匐着前行,眼前出现很多个洞口,散发着迷人的微光和一些召唤,并夹杂着一些灵气、暧昧和神秘,我一直以来都沉迷于这种幻象,我绝对是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第四种人,梦想家,我像他笔下的佛兰茨总感觉萨比娜的眼睛一直在凝视着他,无论他走到哪儿。我快速的向前,凭直觉随便选择一个洞口,一个方向,然而一只只手就轻易的挡住了所有出口微弱的光,让我顿时陷入巨大的慌张中,我挣扎着想穿越这片黑魆魆的迷津,我使出浑身的力气,然而又迅速的滑入另一个黑洞,心被恐惧狠狠地啃咬着……这时我立刻变成了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第三种人:“失去一些目光就会很快的陷入黑暗的绝望中”。
当然,我说的是我的生活,还没准备好的生活。
最初,拍照只是为了缓解压力,职业习惯的观看,还带着些游戏、犬儒的眼光,很自我。现在不同了,不知不觉我揣着的是别人的眼睛,布列松、寇德卡、柯特兹、克莱因、埃文斯、雷特……。体验着别人体验过的,轻易的失去了自己,停留在二手的、仅仅是浅层感官的体验中,还拍不出一件像样的东西。
当然,我还是在说的我的生活,失去自我的生活,被动的被引导的失语的平庸的无聊的有序的假装的物质的媚俗的说教的比《冷山》还冷生活,无法实现的波西米亚或者是牧歌式的生活。
我想转身离开,我要转身离开,退到隧道的入口,然而身后已变成了一堵墙,很厚的一堵墙。
肤浅的以为是他们,也许是自己囿限了自己,是自己天生二手体验,就像田壮壮拍的《小城之春》,模仿费穆的《小城之春》的感觉,重温费穆的情感与形式……
写到重温两个字,突然有种感觉,重温比二手体验生动,二手体验更多的是表面,重温可以抚摸些余温,一些延展,一些情感,一种凝视。
嗨,我感觉好些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