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头上学记:尊重孩子的决定有多难
(2016-08-02 22:45:54)
铁头上学记:尊重孩子的决定有多难
暑假,总想带着儿子铁头出去玩儿玩儿。结果,天赐良机,有一个出差的机会去贵州,所去之处是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行程的目的是陶行知基金会为学校捐赠一个图书馆,我听了,一下子捐赠了二十本铁头的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主办方邀请我和铁头一起前往,与乡村的孩子们交流写作和阅读。出差的旅途据说有点艰苦,要坐五个小时的车,中间还有一段是颠簸的土路。我想当然的一口帮铁头答应下来,心里想着可以与他共同奔赴一个美丽的旅程,心里一阵欢喜。
这周末,到姥姥家杰铁头,他一听说要去贵州就急了:“你为何不和我商量下就答应?我不去。”我立刻呆住了,说:“这个事情难道我都不能做主吗?这是个机会,我们应该珍惜。”铁头说:“反正我就是不同意。”我说:“你给妈妈一个理由吧。”他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害怕坐飞机,之前有一次从上海坐飞机回北京,飞机高空遇到气流,忽高忽低,飞机上很多人都吐了,特别可怕,铁头当时差点出眼泪。他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想在家和小伙伴玩儿X-BOXONE游戏、看书,不愿意出远门流汗。第三,没有什么第三,反正就是不想去。在我和铁头爸爸眼中,这三条理由总结起来就是胆小、贪玩儿和不可理喻。苦口婆心,一劝再劝,铁头还是不从,他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不愿意去贵州。
真无奈。
铁头姥爷发话了,既然你们从小就倡导尊重孩子,那就尊重他的选择,他不想去就别去了,以后还有机会,等他内心有了期待再创造机会。姥爷又说,带着孩子出去也多有不便,你讲课也好,干其他事情也罢,没有孩子更专注,也少累赘。
唉。
孩子就是如此,没有兴趣做的事情,不管是弹琴、唱歌、画画和写作,强迫也没有用。旅游也是,听着是好事,可孩子就是不愿意出门,强迫的效果也是空。父母亲总是觉得自己的安排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可孩子不接受,你也无法左右。
晚上看到英国小说家约翰·高尔斯华馁说过的一句话:“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也许孩子的不愿意,反抗的就是父母代替做主,自己失去了决定的权利,关于这一点,我正在慢慢体会。
桂杰
前一篇:老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