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杰
桂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71
  • 关注人气:8,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诗歌:叛离虚假写作的教育

(2015-10-08 10:09:29)
标签:

育儿

儿童诗歌:叛离虚假写作的教育

儿童诗歌:叛离虚假写作的教育

周瑟瑟(作者为著名诗人、评论家)

 

9铁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该书出版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他的写作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结晶年来,铁头在妈妈的鼓励下写下了大量充满生活趣味的作品,读他的诗我看到了中国城市儿童即时性的生活情景。他的诗生动,具有这个年龄孩子的活力与思索。他的《味道》就很有味道:

 

妈妈的衣服有香味儿

那是妈妈味儿

我闻啊闻

爸爸的衣服上都是汗味儿

没有爸爸味儿

或者

爸爸味儿就是汗味儿

姥姥味儿特别美妙

那是馒头出锅儿的味道

热热的

香香的

我一想就很幸福

 

他写得直接、客观、温情,而又不失调皮。孩子的天性与想像在他的诗里占据了主要位置,他写诗不拐弯抹角,有话说话,有感觉写感觉,有好奇写好奇,他的诗保持了干干净净的好习惯,快速跳跃的思维方式。

最让我欣赏的是铁头诚实可信的写作态度。这一代小孩与我们当初的写作不一样,我们从小所受到的写作教育是接照别人的范本写作,而范本并不可靠,写假话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我们写作的意识中,导致成年后大量写虚假的诗歌,把虚假的诗歌认定为真诗,而说真话的诗歌却被认定为假诗,真与假发生了天然的倒置,这便是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悲剧。

我看到铁头这样的孩子能够在父母的保护下,写下真的诗歌,我为他庆幸。现在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像我们当初那样受虚假写作的教育,真的天性被压制,诗的感觉被消灭,让人的思维变得呆板、僵化,把诗意的想像从生活里赶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诗的天性,但为什么不能像铁头一样表达出来呢?主要原因应该是没有一个自由与快乐的诗意的家庭与教育环境。

我们来读铁头6岁时写的这首《自由》:

 

如果我是一头野生动物

四周没有猎人 

我在森林里踩着夕阳 

像神一样徘徊

 

这不是成人对“自由”的定义,这是人之初的真实诗意,甚至让我也有了渴望,谁不渴望“在森林里踩着夕阳/像神一样徘徊”?6岁时铁头就写出了有力量的诗,写出了有思辩能力的诗。

铁头生活化的诗歌中冒出“像神一样徘徊”的神句,所以,我想到成年人编选的儿童诗集,总喜欢把启迪心智、培养创造性思维、热爱大自然等等之类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而从来没有想到孩子的诗可以教育成年人,让成年人思考,反思我们的过错,忏悔我们的无知。

从铁头的写作经历我发现孩子本身就是最好的诗人,并不需要诗歌去启迪,只需要父母与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天性,不破坏他的天性,让他的诗性自由释放,他本身就是诗性的,只有孩子的诗性从小受到摧毁,长大了才需要“启迪”与恢复,或许一辈子都难以“启迪”与恢复。

铁头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的胜利,他的诗集的出版为中国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榜样。作为父母,保护我们的孩子身上的诗性,让孩子享受诗性的光芒,而不以遮与破坏孩子诗性为乐,才是我们成年人要做的。

(此文为转发,略有删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