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铁头
徐俊
我没见过铁头,但我们是好朋友,我还是他的铁杆粉丝,因为我常读铁头的诗。在诗里,我认识了铁头,也发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一铁头。
听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铁头的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我第一时间和铁头妈妈桂杰预约,我要一本签名本。我拿什么回报这份珍贵的礼物?幸亏,我觉得自己也是诗人,我用自己的一沓尚未结集的诗稿回赠铁头。铁头还小,他不一定看得懂大人的诗,可我觉得他会欣纳,因为我们都是诗人,因为长大以后他能读懂。
喜欢铁头,是因为他的真
铁头的妈妈桂杰写诗,我也写诗,我们都知道怎样写诗有韵味,有节奏,有意象,有含义。这些,铁头都不会。可是,读了铁头的诗,我变得不敢动笔了,铁头的诗人妈妈也对自己的诗没自信了。
铁头妈妈给我发来两首诗,母子俩因为没回家陪姥姥吃饭,各自用诗表达自己的愧疚。
铁头的诗简直不是诗,题目就叫《道歉信》——
姥姥对不起/昨晚没吃您做的红烧鲤鱼/让您一个人在家/空虚/姥姥真的/对不起/让您一个人在家/寂寞/最后/我爱您姥姥。
妈妈的诗题目就很有诗意——《鲤鱼睡了》。我和诗人妈妈说了实话:因为成人,因为太懂诗的表达,我们时常会把诗意迷失在意象和意境中。可爱的铁头,因为没有这些劳什子的挂碍,所以他的诗更加赤诚,热烈,直接,压抑不住的对外婆的歉疚倾泻而出。
妈妈认输了。妈妈说,铁头很固执,很坚持,很自我,可是妈妈觉得很好,妈妈认为,尊重铁头,就是呵护。
是的,诗人妈妈呵护了铁头的真!铁头要把诗写成道歉信,或者说铁头要把道歉信写成诗,这是他最真的想法。我可以想象得到,姥姥听了有多感动;可以想象着铁头因为昨天没吃到姥姥的饭,差点想哭的样子;当然,更能想到祖孙俩因为这首诗,因为感动和歉意,最后都很开心的样子。
喜欢铁头,是因为他自由而干净的灵魂
在铁头的诗里,住着无数自由而干净的灵魂,我班上42个小屁孩儿,就一头栽进铁头的诗里拔不出来。孩子们读喜欢读——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我。
在天籁一样的童声里,我仿佛看到了两个刚刚还打得不可开交的“臭小子”,正腻歪在一起。
孩子们还喜欢读《爬山》:你们这些大人一定要记住/爬山不是往上走/不是出汗/爬山是玩儿……
因为铁头和他们一样真实:小孩最忙的是耳朵/大人的话/喜欢不喜欢的都要听……
因为铁头和他们一样,真的/我心里有火……,可是铁头也和他们一样,他们都明白:也许/到了秋天/天气凉了/心里的火就没有了。
因为……其实,我想说,是我也和铁头一样,和这些孩子们一样,在他们这么小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难怪,这些孩子在听我读铁头的诗的时候,都冲我眨眼做鬼脸,朝自己竖大拇指。
喜欢铁头,是因为他的善良和温暖
当我读到了《地震》,那短短32个字,让我的鼻子直发酸:如果/阳光/能拐个弯//就能/照亮/倒塌的房//大人/不用/在黑暗中//寻找/他们/爱的孩子。
没有断壁残垣,没有哭爹喊娘,没有愤世嫉俗,没有作势装腔,地震发生后,这些在大人的世界里铺天盖地令人心塞的东西,统统没有。在铁头的心中,只有那温暖的阳光,如果阳光会拐弯,还有那些那些可爱的孩子在阳光下一起玩。当我们看着电视里无法直视的画面,是铁头带来的温暖慰藉着人们的悲痛和心酸。
铁头不仅温暖,他的心还和石头一样软。是的,和石头一样软!你看,书上白纸黑字印着“软的石头”,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可不会搞错——爸爸妈妈不让捡石头/他们害怕/我用石头把窗户敲破/把脚丫砸伤/把同学的脑袋打破/他们不知道/其实/石头是软的/我得把它小心捧在手上/这样的话/车轮才不会把它压碎 /河马/才不会把它当点心吃了//我把石头带回家/藏在枕边/夜里他悄悄变硬了/还发着光。
其实,不是“石头是软的”,是铁头的心真善良。这颗善良的心,能让石头变软,也能好心帮蒲公英搓一下,让蒲公英飞得更远更远,——到原野上去/到有土的地方去……飞得更远更远/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到所有地方/到时候/又会有一个小孩/和我一样/好心帮你搓一下。
当我们都不屑留意柳树、小草、蚯蚓和啄木鸟,甚至不再留意春天、夏天、和冬天打了一架的秋天,甚至连日子的死掉,甚至家里的中午、父亲节的礼物和妈妈的味道,善良的铁头却在关心着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的睡觉——为超市后面地上睡着了的那个人,感谢“太阳不是那么毒辣辣/柳树摇摆送来凉风/人们走来走去/都没说什么……让这个干活干累的人/好好睡一觉”。
善良的铁头心里装着太多大人不懂的道道。我暗暗窃喜,因为铁头在想什么,我都知晓。
我喜欢铁头,甚至有点惺惺相惜,甚至有种让他住进我心里的痴望。是的,住进我的心里,因为我的心里有一个沉睡了三十年的和铁头一样的小人儿,他们会成为好朋友。
我会和他一样,觉得猪死得莫名其妙,觉得家里有一种幸福的味道,被爸爸妈妈训了,也会对着大树、小鸟、夏天和知了训话。但是,很多时候,我也和铁头一样,睡觉之前要把想骂的全都骂一遍。我也和铁头一样,因为知道要说礼貌用语,这时候突然觉得,喊,真是一个好字。
喜欢铁头,是因为我喜欢的人心里都有一个铁头
诗人王旭明和铁头一样,透明,痛快,真实得灼你的心。铁头让阳光拐弯,找见爱的孩子;旭明让天堂抚慰死亡,三岁的孩子等着爸爸下班。铁头想要逃离雾罐头,旭明恋上阅兵蓝。铁头不哭了,他知道,有时候哭也没有;旭明很爱哭,他知道,有时候他只能哭。
诗人桂杰和铁头一样,热烈,率直,没心没肺。铁头爱写诗,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小学生不务正业;桂杰爱读铁头的诗,或许有人觉得这个妈妈不务正业。铁头会用诗歌发牢骚,也会用诗歌安慰自己,温暖别人;桂杰也会用诗歌表示不满,用诗歌直抒热爱,感染别人。
还有铁头姥爷李克山老师也和铁头一样,无所顾忌,豁达乐观,居然在72岁的高龄出版了自己的儿歌集《小鸟早起》;王旭明诗歌朗诵会上的曾老师也和铁头一样,爱上一个人就没有了底线,居然跟着诗人的节奏连抄了两本诗集送给诗人;三妞、爱心宝贝还有小鱼吃大鱼也和铁头一样,听从内心的召唤,想朗诵就朗诵了,想喝酒就喝酒了,想哭就哭了,想笑就笑了……
其实,这些和铁头一样的人,都知道我要说什么——不是你们像铁头,而是你们和我一样,心里都有一个铁头。只是,有的人心里的这个铁头,已经沉睡了几十年,有些人心里的这个铁头,一直陪着你笑,陪着你哭,陪着你温柔,陪着你善良,当然,也陪着你发牢骚,陪着你原谅一切。
喜欢铁头,真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铁头。
(作者为杭州市笕桥小学校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