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人类的童年

标签:
育儿 |
我看到了人类的童年
陈之秀
——读儿童诗人铁头的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
我喜欢历史,尤其喜欢原始社会那一段,因为那时的人类童蒙未开,质朴率真,充满了畏惧和快乐,对自然很纠结,把动物当亲戚,张口就是歌谣,闭口就是神话。但是,这一切只能停留在我的想象中,无法再现,常以为憾。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我读了年仅9岁的儿童诗人铁头的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后,竟有种久违的亲切,因为从这本诗集中,我赫然看到了人类的童年。
看铁头的诗,就像是在听一个儿童和你说话,反映的完全是儿童的心理。他认为,“爬山就是玩”(《爬山》);他担心“妈妈有一天会变老/会死去”(《我担心的事儿》);他会“趁人不备,对你撒泡尿”,还认为是在做好事(《帮大海做好事》);他要“改邪归正吃蔬菜”(《蔬菜对不起》)。
他像蜡笔小新一样,尽说一些让大人尴尬的真话。他提的问题是“妈妈的奶头好软/为什么只是在记忆里”(《问题》);“爸爸出差了/我很想他/这样的话可真假”,因为“爸爸出差了/我在家里当了老大”(《爸爸出差了》);“老师/不让我们到操场玩/我就见不到明亮的阳光”(《我喜欢家里的中午》);“面对我诚实的回答/他说你这小孩真扫兴”(《南锣鼓巷的月亮》)。
他的胆子很小,“不敢一个人下楼”、“不敢一个人在房间睡觉”、“一打雷我就堵上耳朵”(《其实我真的很胆小》);甚至“想拜师学胆大”(《我想学胆大》)。
他的快乐很简单:“没有吃大餐/没有出去买玩具/没有陪爸妈逛街/没有去看电影/没有吃零食/没有哭/也没有上钢琴课......就在家里过了一个/痛痛快快的节日/和姥姥在一起/和朱天骥在一起/和玩具在一起”(《我的六一》);“钢琴是我的大玩具/想玩多久/就能玩多久/花草树木/还有河流、小溪、池塘/也是玩具/都能和我一起玩”(《玩具》)。
对自然,他又爱又恨:“坐飞机能看见3D版的天空/如果出现颠簸/就是颠簸的3D版/到了北京的上空/PM2.5来捣乱/窗外一片浑浊/放弃3D效果/我想赶快回到地面”(《3D版的天空》);“我想要一条清澈的小河/却只见黑色的小河/我想要几条小鱼/ 却只见几条死鱼在水上/我想摸摸河水/却害怕把手弄脏”(《小河》)。
对动物,他视若朋友:“我想和蜜蜂交朋友”(《和蜜蜂交朋友》);“在这里/我发现了我的朋友/小鸭笨笨、鸡宝宝/小牛花花、猪大婶/可是/它们都被煮成了粥......我点了一碗香糯薏米粥/没有吃我的朋友”(《肯德基》);“明天/我要继续和姥姥去喂鱼/和那条大黄鱼/重新做朋友”(《喂鱼》)。
他的诗大多很短,最短的只有一句(如《黑丝袜》:“女人大腿戴的墨镜”),每句的字数也不多,颇似远古的歌谣(如那首相传是原始社会时期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但却一倡三叹,韵味十足,充满通感,如:
《啄木鸟的动机》
之一:亲嘴
啄木鸟长期孤独
找不到人亲嘴
就和大树谈恋爱
怎么亲大树都不烦躁
之二:练功
啄木鸟的野心
是想当一个侠客
拯救世界
在大树身上练会了铁嘴功
之三:当医生
啄木鸟随身携带手术包
杀死害虫
从大树那里获得
一点绿荫的回报
《荡秋千》
荡秋千是四二拍
前后,前后
很美妙的音符
一会儿飞云彩里去
一会儿让人眩晕
还有时一害怕
赶紧停下
把曲谱给弄乱了
《弹钢琴》
高兴的时候
钢琴是妈妈
温暖又亲亲
生气的时候
钢琴是爸爸
扬起巴掌噘起嘴唇
大多数时候
钢琴是我自己
自由自在轻松自如
我喜欢妈妈
也喜欢爸爸
更喜欢我自己
《又快一年了》
又快一年了
我的童年
又减了一岁
又快一年了
大树的年轮
又增加了一圈
时光抢去了
我的年轮
送给大树
我和大树
只能听从
大自然的安排
《公鸡》
过年回排洲村
一只公鸡嗓音高亢
喊破了黎明
不知自己面临死亡
在我看来
它的每声呼喊
都是在写它的遗书
他的诗充满神奇的想象,而且颇具哲学意味:柳树成了不爱洗头的臭小子(《柳树是个臭小子》),地球成了羊肉串(《正确答案》),夏天成了同学(《训话》),自由成了一头野生动物(《自由》),秋天成了犯罪嫌疑人(《秋天,你这个犯罪嫌疑人》),阳光会拐弯(《地震》),雾霾天是老天爷在蒸包子(《雾霾天》),云彩成了存私房钱的男人(《论私房钱的重要性》)......
说实话,读了铁头的诗,我是非常喜欢的。作为我看着成长起来的铁头,他能写出这么多诗篇也是欣慰的。作为一个儿童诗人来说,铁头的诗可谓已写到了极至,但人总是要长大的,当铁头长大以后,希望他永远保持这样一颗童心,孜孜不倦地写出更多美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