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头上学记:考了一百分没奖励
桂杰
放学接铁头,他头略带歉意地说:“老妈,七单元数学测验,我只考了87分!”他一边说,一边看着我的脸色,有几分不自然。“哦。”我轻轻应了一声,没有马上表态。
“妈妈,错的题目其实我都会,就是有点粗心!”他自我解嘲地说着。
“我觉得肯定也是这样,回家之后我们再一起研究研究!”我一边说着一边把他身上很重的书包接了过来。“我们回家吧!”平静的声音中没有一丝责难。
其实,今天下午我已经收到了数学老师的短信:您好!今天下发第七单元的卷子。100分的5人;95-99分的8人;90-94分的11人;80-90的9人;78分1人。满分的学生是:......数学老师在每次测试后几乎都会发来这样的短信,告知孩子大致在班上的排名。铁头忽而在前,忽而靠后,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分数责备过他。
有一次,铁头的数学考了一百分,他自己显得很得意:“老爸老妈,我考了一百分,你们给我一个什么奖励!”铁头老爸和我在去接他回家前对于他的“一百分”早已经有所沟通,那就是:他考了一百分我们不喜形于色,他考得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不显得大失所望或者万分责备。一切都很平淡。“没有特别的奖励,考试是看你知识掌握的情况,考一百很好啊!”老爸平平淡淡地说着。
在铁头刚小学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对于上学很抵触,早上总是挂着眼泪下楼。一会儿是“不愿意和老妈分开!”一会儿是“害怕考试没有考好老师罚跑圈!”他的担忧很多,也包括对掌握知识的恐惧和不确定。现在的铁头,已经很乐意到学校去了,上学充满了各种乐趣,回家总是叽叽喳喳和我们说个不停,他的小牛顿班,他的信息课,他的同桌,他的体育课,每天都有那么多兴奋的话题和我回来分享,我们觉得没有理由因为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就去责备他。
叶圣陶曾经在民国时期主编过一套小学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特别好,它讲的是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我给铁头认真读过好几次,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上学的目的是自己受用”,“自己受用”让铁头似乎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学知识学文化上学,不是任务、不是虚荣、更不是痛苦的事情,学好了,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自己受用。和孩子解释清楚了这些,他思想上的包袱似乎就解开了,每天早上都很积极地张罗着上学的事情,生怕自己迟到受到老师批评。
因此,有了自己受用的前提,父母完全不该为孩子考满分或者考砸了而“发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