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用镜头品人读人托人

标签:
王旭明王志刚肖像摄影人物杂谈 |
转载:摄影是用镜头品人读人托人
——为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拍摄肖像侧记
王志刚
百闻不如一见,3月27日我出差北京,有幸聆听到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现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社长关于《如何当好新闻发言人》的讲座,其独到传神的演讲风采,以及对案例精到的评价,让我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王旭明社长及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桂杰对我的热情接待,特别是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厚重亲切感,使我产生一种在京城留下些美好情感的愿望。因为买了27日晚9点15分北京飞回海口的机票,所以一切活动都节奏匆匆。6点王社长的讲座才结束,因为现场听课的嘉宾还没有散去,在现场匆匆为他拍了几分钟照,我乘坐他的车前往其位于朝内男小街的办公室,期望能抓住最后的时间再次投入紧张的创作。在路上,我就不停地与他交流,不断地去寻找语言的闪光点,脑海里也不停地在搜索他的履历里的信息,希望能更快更准地去发现并挖掘人物深层的特质。
那天北京的天气并不是太好,没有一点阳光,加上天色已晚,我又没有带摄影灯光,但是,这些客观因素早已被我抛到脑后,因为我的心灵早已投入这一次创作,我要从人物神采里捕抓人物的特质,从深层次里挖掘人物的内涵。做为一名摄影师,有什么样的条件就要发挥什么样的特长。
在王社长的办公室,他一进门就热情的为我泡好了一杯香茶,但面对预定的拍摄任务,我始终没有时间坐下来喝上一口。短短十分钟里,王社长换了三件衣服,在我的导演下进入了被拍摄的角色。他先后换上了白色的中山装和一件颜色较浅的西服,很时尚,但我拍摄了几张后,笑笑对他说:“压不住!不能衬托出您作为一名高官的气质。”他听从了我的建议,再次换上了黑色而庄重的中山装。在拍摄期间,我还请桂杰当我的助理用白衬衣当反光板,以使画面的光线更有层次感。我拍摄王社长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他的面部表情,与他坚定和有内容的眼神相视交流,我希望通过我的照片能够传递他笑容里更丰富的内含。
王社长曾经在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午饭应酬中,接朋友一转罗曼·罗兰原话的信息: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心动,眼湿,幸举座无觉。在卸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之后的近三年时间中,王社长用自己不凡的努力和知识分子的智慧继续发言,写博、出书,赢得了更多的喝彩。我想这种人生风采就是他真心爱教育的表现,也正是罗曼·罗兰所说的那一种英雄主义,我从相机的镜头中捕捉到了他睿智的眼神,也似乎从中找到了答案。
瞬间静过心来,我想,自己做为一名肖像摄影师,能忠于艺术,能在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条件下都能拍摄出精彩的肖像,就是一种幸福。
二周后,我收到桂杰从北京转发的王旭明社长从伦敦发来的短信,全文如下:“如果摄影者给予我们的是影像,他则给予我们思想;如果摄影者给予我们的是思想,他则给予我们魂灵。敬业敬到忘我,忘我忘到倾情,还儒雅,还适度,还知人,摄影到了这一步便是有魂灵了。其实不仅摄影,人生亦然。在祖国最南边的海南,在一个并不伟岸的人的身上,闪烁着这样的魂灵。——王旭明写给志刚”。
收到这条短信时,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因为我曾说过要编一份关于自己职涯成长的交流资料,不料到他出差在异域,还记得这件小事。没想到自己平凡的行为,在他睿智的眼光和理性的思考中能够产生这样独到的评价,这对于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激荡。摄影,是用镜头读人,是用图片记录生活和历史,我想,这次拍摄经历,一定会激发我产生更多前行的力量。
王旭明简介:
王志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