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暴力慈善陈光标灾害贫民杂谈 |
暴力慈善:伤害穷人还是拷问机制
桂杰
陈光标是目前国内最具争议的慈善家。他去云南盈江、台湾、日本等地,都喜欢亲自给灾民派发红包。不久前,他跟盈江地震灾民在一起,与每个灾民拿着200元钱合影留念的照片,再次引起议论纷纷。
3月29日,“凤凰公益沙龙2011年度第一期”的中国仁富榜上,陈光标排在第三位。主办方称,仁富排行榜是以富豪们实际资产持有量为分母、捐赠支出为分子相除得出的“仁富指数”来排名。在这次沙龙上,“中国慈善需要暴力吗”主题讨论,陈光标再次成为争论焦点。
对于陈光标的做法,《中国商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宏刚持支持态度。他说,自己曾经接到很多企业家的来信,说他们在做公益慈善的时候,面临的困惑就是大量资金没有办法通过一个信任的渠道去投放,很多时候,企业必须亲力亲为。因此,在我看来,陈光标的所谓“暴力慈善”是对僵化的公益基金管理体制和不透明的捐赠去向、低效垄断的捐赠渠道的一种拷问与挑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李宏刚鼓励陈光标的“暴力慈善”。“如果多出几个陈光标,会促动公益基金改变运营方式,进一步增加透明度。”
据了解,陈光标在发红包的时候,有很多钱也来自别人的委托。陈光标为何能够获得其他企业家的委托,而一些公益基金会却做不到这一点,这值得深思。“有人说,陈光标在发现金的时候侵害了穷人的尊严,我觉得根本原因不在这里。这些年贫富差距加大,让老百姓觉得没有尊严的是某些更沉重的原因。陈光标的暴力慈善是否有效,需要进行综合评估,需要基金会好好反思,而不是对他横加指责。”李宏刚说。
以希望工程一举成名的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则认为陈光标的做法是一种倒退,“陈光标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表现非常英勇,但后来他在慈善作秀方面登峰造极,就有悖公益之道。”
不久前,陈光标到台湾去亲自向贫困居民发放现金,中山大学教授朱建钢说:“这样的一种慈善行为是对穷人不可抗拒的暴力,让穷人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伤害。”徐永光则说,“如果以牺牲接受者的尊严来满足慈善者的虚荣,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因为我更认同卡耐基说过一句话,如果富人拿着钱到处撒给穷人,这不是慈善,这是作恶。富人的钱应该去提高穷人的能力,让他们改变命运。”
徐永光指出,现代慈善已经发展到了社会创新阶段,去年35个慈善基金会建立了基金会中心网,2000多家基金会信息全在上面。还有,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所有的希望小学没有死一个人,这体现出了一种专业化的管理。“不能因为现在的慈善基金管理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慈善就应该以陈光标为引导,倒退回传统的慈善。”
尽管众人褒贬不一,但陈光标始终在路上,在通往灾区的路上都有他的身影。
在我看来,向穷人布施是陈光标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发钱的过程中,他获得的巨大的快感和成就感,是没有这种情怀、没有这种癖好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对于陈光标所谓的暴力,穷人其实可以选择拒绝。但问题是,在这个社会中,与好端端的住房一夜之间被推土机推掉遭遇强拆相比,陈光标给出的钱又有多少耻辱感呢?出来一个陈光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应该上前照一照。
桂杰
前一篇:铁头上学记:神秘礼物
后一篇:铁头上学记:呆在晚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