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诗歌爱人同行

(2010-02-26 20:25:27)
标签:

诗歌

朱湘潮

杂谈

与诗歌爱人同行
桂杰

 

    在都市中,匆匆行走的外地人有很多,他们日出日落为了理想而漂泊奔波,紧张劳碌,把他乡当成故乡。在这些栖居北京的外地人中,单从装扮与神情已无法看出来自何方,平淡而嘈杂的生活已经把我们所有的印记淹没。
    朱湘潮是外地人,带有一些口音,是我先生的湖南老乡。在我接触他的时候,总是能够发现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幸福感,那种幸福感不是吃香的喝辣的或者是香车美女豪宅能够带来的,是来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幸福感的源泉就是诗歌,诗歌是朱湘潮穿越这座城市的秘密。从湖南的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由一名基层干部来到北京闯荡,朱湘潮有一种特别强大的自信,让他的内心保留着一种光荣和骄傲,给他这种东西的是诗歌以及诗歌带来的  强大能量。离开家乡湖南之后的朱湘潮成了名人,他写诗、爱诗、出版诗集,让父老乡亲刮目相看。当地人仰慕他的才华,更羡慕他的洒脱,可以说是诗歌让朱湘潮活出了自我。当异乡的冷雨打在脸庞的时候,当璀璨的灯光照亮街头巷尾的时候,当初升的月亮勾起想家的思绪时,诗情也随之而来,他用诗抒发自己的人生,壮大自己的内心,坚定自己的信念。茫茫人海之中,只有诗歌不离不弃,成为他永久的爱人。
在一首诗中,朱湘潮这样写道:   倘若我的诗篇能熏陶人的灵魂/让你的品格像美酒一样香醇/我想我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将继续为弘扬真善美默默耕耘 倘若我的诗篇能拯救人的灵魂/让你彻底把丑与恶埋进荒坟/我想我的心会深深感到慰藉/我没有枉来这个世界/我没有荒废我的人生
    这首诗可以看做是朱湘潮的写作宣言,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人生宣言。赤裸、直白,但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豪迈。朱湘潮虽然出生于70年代,但是他整个人却充满了60年代理想主义的气质和色彩。在所有的诗人当中,普希金是他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深受俄罗斯诗歌的影响,鲜明的抒情,热烈的表白,鞭挞丑恶,歌颂美好,直抒胸臆,让人看了充满快意,像伏特加酒入喉一样,感觉浓郁而热烈。有评论者曾对朱湘潮说,你写的诗歌已经过时了。但我想,每个人对于诗歌的理解不同,朱湘潮追求的写作风格也许和这个时代风行且流行的写法不同,但未必就找寻不到热爱他的读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可以说很过时,但却朗朗上口,流传千古。过时,不是评价一部诗作好坏的标准。
    初次见到朱湘潮是在一个诗歌朗诵会上,在那次朗诵会上,我应邀登台朗诵了自己的诗歌,朱湘潮带着他的诗歌找到我,互相留下姓名并承诺以后互相沟通交流。和许多四处串场讲客套的人不同,朱湘潮对人很真诚,此后,我们通过博客、短信多有联系。这期间,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于诗歌的态度始终是虔诚的,宛若对心爱的人一样,有一种一厢情愿、一往情深、不求回报的傻和痴。在现代这个社会,很多人整天对投入产出精打细算,诗歌已经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带来名车豪宅、官位的升迁,甚至不能留住心爱的女孩,但诗歌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朱湘潮让我解开了这个谜。诗歌可以成为一个人心中永远的爱人,你可以对着她哭,对着她笑,对着她说出自己所有的秘密,而惟有诗歌不会背叛、不会抛弃、不会转身而去,只要你愿意,她会永远地停留在你心上。正如诗人在《莲花仙子》诗中所说的那样:我的灵魂久久不散/每逢夜里便把心上人呼唤/天帝见我心生怜悯/便让我化作了这湖中的白莲……
   “这湖中的白莲”,哦,真美!祝贺朱湘潮的诗集《流浪的风》出版,这是他所有心血的凝结。是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