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座新房为二叔送行
(2009-10-28 08:06:25)
标签:
小黑家庭生活情感 |
留一座新房为二叔送行
桂杰
二叔走了,在一个飘满落叶的深秋,68岁的他带着对人世的眷恋与不舍,无奈的走了。
二叔是梁子的亲二叔,自从和梁子成为一家人之后,他也成为了我的一个亲人,我也一口一个二叔跟着叫着。二叔说话声音响亮,为人性情豪爽,在他成长的小村,他是村子里面的“知识分子”,先是读了中专,后来又参军,毕业之后分配到城里一家国营单位工作。这些年,二叔也经历了下岗,企业转制,他身上的优越性越来越少,退休之后,二叔带带孙子,打打牌,过着平淡的日子。
几年前,二叔在城里的楼房遭到了拆迁,他们居住了几十年的那座居民楼被征走当商业用地,然而补偿款却不能达到居民们的满意。二叔为他的房子问题,开始四处奔走,他最得意也是他最值得炫耀的就是我和梁子在北京有着稳定的工作,而且还在新闻媒体任职。他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或者通过与相关部门的领导打招呼,妥善处理他们在拆迁中遇到的问题。二叔曾经给梁子写了一封特别长的信,讲述他房子的历史以及自己在房子拆迁问题上遭遇的不公和伤害。捧读二叔的信,我和梁子曾经一度无奈和感伤,类似这样的房屋拆迁问题绝对不是给领导打打电话就能够解决的。梁子还真的破例给相关领导打电话询问了有关房屋拆迁的问题和引发的纠纷,但后来的情况表明,二叔他们遭遇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回老家的时候,60多岁的二叔和一家人寄宿在亲戚家里,头发变得雪白,张口闭口都是房子。听说相关部门已经有所妥协,我们劝他想开些,但二叔在此时暴露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本色,他说不行,我们的合理要求必须得到满足,政府一定会为我们作主。
尽管二叔沉浸在他的“房子里”。但回老家,只要二叔在,我们就多了很多情趣,他买来红纸,鼓励我和梁子写春联,让我们两个“文化人”在乡亲面前亮个相,一个出文字,一个动手写。有二叔在,我们的春节过得开开心心,增添了很多情趣。去年春节,我的新书《不会尘封的记忆——百姓生活三十年》出版了,我送给了二叔一本,他看了之后特别欢喜,说写得真好,真给老梁家添光彩!回乡的时候,二爷是我和梁子的知音,我们和他在一起总是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家长里短都觉得特别有共同语言,特别能够说到一起。但,只是一提到房子,二叔开始滔滔不绝的时候,我们就都变得语塞,感觉自己的无能为力。
2009年,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他们房子的拆迁问题终于惊动了有关领导,得以解决并拿到了相应的令人满意的补偿款。二叔好兴奋,打电话告诉我们说:“下次回来,可以请你们到家里坐一坐了!”一个60多岁的老人,终于有了自己晚年可以安身立命之地,我们为二叔和二哥感到高兴。
二叔在市里找到一块地方起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房子地理位置很好,二叔还考虑用几间门面房做点生意。今年夏末秋至,经过一家人的努力奋斗,房子基本上装修完成了,二叔满怀欣喜地等待请亲朋好友们温居、放炮、搬进新房。然而,就在此时,噩耗传来,二叔因为吐血住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的心情都极端难过,希望不惜一切努力也能够把二叔医治。不久前,我们让哥哥给二叔送去一千元前并代表我们到医院探访,二叔高兴地和我们通电话,说自己没事,嘱咐我们不要挂念他,好好工作。说好了以后还要到北京来旅游,说他的新房特别好,回家随时欢迎我们过去住。可是,现在来北京旅游成了二叔的遗愿,也成了我和梁子的遗憾;到二叔的新房就.没有了二叔的声音。
二叔带着笑意的声音如今还回荡在我们耳边,再次回到故乡,熟悉的一切景物还都在,只有和我们最亲近的二叔已经去了!我们难过,我们伤心,那座房子寄托了二叔全部的理想和努力,是一个老人一生的积蓄,新房和我们一起为二叔送行,二叔,真想和你再坐到一起聊聊天,愿你一路好走,我们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