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性报道的惊魂时刻
(2009-08-04 18:36:53)
标签:
记者惊魂调查性报道杂谈 |
记者调查性报道的惊魂时刻
桂杰
记者进行调查性报道或者说做负面报道都冒着非常大的危险,有时自己的生命甚至受到威胁,记者如果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除了敬业和一身正气以外,还要机智勇敢,有过人的谋略,关键时刻才能化险为夷,保住自己不受任何伤害或诬陷。
一位记者同行调查一家城市的陵园在清明节故意抬高和垄断丧葬用品的稿件,他当时只带了一名司机,完成取证工作做完采访之后,正准备驾着小面包车回报社交差。这位老兄手里当时有台价值不菲的相机,还有关键线人的谈话录音。突然,在小面开到下坡处的时候,眼前来了一伙人,他们是附近发“死人财”的商户,这些人流里流气,手里还拿着棍子、铁锨之类,看上去像来拼命的。年轻的男记者紧张得热汗顺着鼻子往下流,怎么办?寡不敌众,难道等着吃亏吗?开车的司机见到这个阵势也很紧张,车速顿时减弱了下来,在离这群人20来米的高处停了下来。此时此刻,对方人多势众,心狠手辣,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年轻记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和司机说,一会儿我对他们连呼三句“让开!”之后,你就加大马力,全速冲下破去,开谁真正不怕死,事到此时,我们只能拿命赌一把了!果然,在大喊三声“让开”之后,小面包车突然加速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阵势往坡下猛冲过去。恶徒也没有料到记者会来硬的,纷纷躲闪开来,惊魂一刻之后,他们成功逃离,小面载着两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扬长而去。不久,上级有关部门对这个陵园地区的丧葬用品进行整顿,“大发死人财”的现象得以遏制。
还有一位同事在到法院采访的时候,门卫搪塞说所有领导都不在家,不与接待。这时候,记者没有硬闯,而是义正辞严地告诉他,你的话我已经录音,马上向有关部门举报,一家这么大的机构,竟然一个领导也不留下值班,严重违反有关纪律,让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你们。门卫怕了,赶紧给值班院长打电话,记者趁机进入法院。到了法院,院长以先研究研究为由让记者在会议室等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眼看下班的时间到了,记者只好到一直看守在外的院长办公室去敲门。门竟然不开。记者灵机一动,故意假装大踏步离开,之后又悄悄潜伏到门口等候。果然,几分钟之后,玩儿了一下午捉迷藏的副院长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准备下班,记者一下子幽灵一样出现在了眼前。“我已经等了您将近三个小时了,现在是5点28分,还差2分钟下班,请您公事公办接受我的采访。”——猫捉老鼠,靠的是等的功夫。
还有一位大腕记者当时在西部某地到公安机关采访完之后,正准备走,突然见到两位警察出现在公安局门口,一位警察以质询的口气说“刚才你录音了吗?”“没有!”记者毫不犹豫的说。在两警察犹豫对视的当口,他一个箭步从警察局跑出来,栏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当地的一家五星级饭店而去。后面的警车不知何故一路不远不近地跟随着。到了大堂之后,他直奔厕所,把相关信息报告核心线人不要再接头之后,开始机敏地四处寻找出口。还好,上帝保佑,这家饭店留有一个后门,记者赶紧狂奔而处,打车直扑飞机场,好运气再次袭来,还有最后一张头等舱机票。记者赶忙买下,几个小时以后,他安全的回到伟大祖国的首都。
记者生涯中,类似的惊魂时刻还有很多,送钱的,找美女下套的,请客吃饭拉拢的,以打发广告的形式摆平的。一个成功而优秀的记者不但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经受得住考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刑侦能力,懂得保全证据,学会与各色人等周旋。还要相信,毕竟邪不压正。
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刘畅曾经在繁峙矿难中拒收金元宝,他曾经参与采写了大量调查性报道。他说自己一直喜欢这样一首小诗:“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我想,还有更多的记者在大学的新闻系里就和我一样听过这样两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优秀记者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