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独特的个人体验解读历史
(2009-03-30 21:50:27)
标签:
历史杂谈 |
用独特的个人体验解读历史
桂杰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2008年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一年却承载了国人太多的记忆、伤痛、幸福和梦想。在今年各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几乎每一位领导的开篇之语都如出一辙:“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选择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记录2008年的中国,选择用一种怎样的一种视角和心态回眸2008,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学者罗海岩选用了提炼主题词和随笔的方式记录2008年的不平凡,并新近在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专著《中国的精神记忆——2008沉思录》。
全书由一个一个历史片段组成。这些历史片段将我们的目光和记忆再次拉回了难忘的2008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值得用如椽大笔来书写的一年。从新年伊始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到“藏独”势利引发的暴力事件;从山崩地裂、万众倒悬的汶川之难,到尽情表达中国内涵的奥运盛典;从首次实现的太空漫步,到波及世界的对中国食品业的失望和怀疑;从巨大的垮坝事件和矿难事故,到尾随至年末的经济危机的重重阴影……一个个动人的场景铭刻在人们的心里。一幕幕起伏跌宕的悲喜剧,擦干了人们或伤悲或幸福的泪水。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作者没有按照编年体的方法进行写作,而是用独特的个人体验来角度这些历史事件,通过睿智且个性化的点评来评说这些事件。取材精巧,写作讲究,使2008年的纷繁复杂在读者的面前凸显出清晰的脉络。全书中分为十卷,每一个标题里面都有作者自己的诠释和解读。如生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国家:大国复兴挑战国家生命周期、人性:信仰的伟力源于真善美的复苏;履新:新社会阶层不经意间登上历史舞台;理智:不仅戒除恶行,还要戒除恶念等。其间包括了对生命、国家、人性、媒介、公民、军队、情怀、信念、履新,理智等十个方面的分析和梳理。捧读此书,历史仿佛从日历中走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作者用心和读者的交谈、对话,把2008年的这段历史在我们的记忆中再次激活。
除了关注重大的社会敏感事件以外,作者还把触角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的整合》这一章节中,他把主题词定位在怀念、传统和慰藉这三方面,他在资料部分陈述道:“在现在社会的各个场景,怀旧现象引人注目。社会调查显示,有43.7%的人表示自己有时怀旧,37.5%的人经常怀旧。从不怀旧的只有1.5%。旧物、故人、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通用的题材。”一组新鲜的数字让本不新鲜的话题有了新闻性。而在对于怀旧的解读中,作者的角度则令人读来耳目一新、荡气回肠: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超过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社会激烈的转型和快速的变革,很多东西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消化就被新的东西所代替,从这个意义上说,怀旧是对过去的回顾,也在为下一步积累能量。研究怀旧的社会现象以及相应的情绪状态,犹如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脉络“把脉”。
对于整本书的写作,作者追求集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日记随笔风格。学新闻出身的罗海岩铭记这样一段话:记者身兼三重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报道,第二个是解释,第三个是预测。而要完成这三个任务,哪一个也离不开思考。而作者,正是在用手中的笔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