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时代中国企业的第三条出路
(2008-11-09 07:58:02)
标签:
《智弈》谭智分众传媒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告行业江南春文化 |
商战时代中国企业的第三条出路
桂杰
时间追溯到2005年3月的上海,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当框架传媒的的老总谭智出现在江南春办公室时,这位老总看上去既无国际化的时尚外观也无互联网化的前卫气息,但质朴的穿着和务实的谈话,使二人迅速接近,当十二点半俩人在一个极为普通的餐厅里共进午餐时,谭智告诉江南春:“他计划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十多家电梯海报公司整合成一家,并将这家公司整合上市”。
作为业内资深人士,江南春听完后一笑置之,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都知道这十几家公司各自为阵,每个公司创业者出身都不尽相同,平时残酷的竞争也使彼此之间被明显妖魔化,要把不同产权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实力价值的公司整合为一个公司谈何容易。当时,江南春客套了一句,说:“这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你做得成,分众十分愿意展开合作”。
在江南春表示惊讶之余,谭智又迅速地抛出三个选择——独立上市,卖给分众,与分众的最大竞争对手聚众整合。
“在那一瞬间,我知道我别无选择,老谭超速度的整合已牢牢地把握了主动权。”接下来的一连串的谈判,最终变成了中国企业界津津乐道的一个收购案例。刚刚上市三个月的分众,在十月份宣布出价1.83亿美元收购框架,而谭智选择了80%的换股而非现金,换股价24美元。因此,当谭智及其股东最后一次出售手中持有的股权时,比24美元足足高了五倍,谭智用5000万人民币发起的整合最终在资本市场兑现了5亿美元。
这就是商战时的传奇,的确是一场《智弈》。
IDG的董事长麦戈文说:“媒体的利润来自于想像力,而老谭的框架一役恰好是想像力的最佳体现,论当时在传媒界的实力、资源和影响,分众明显高过于老谭个人,但为何框架这件神奇的事,最终不是分众而是由老谭个人来完成呢?这是我2005年末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重来,没有想像力就没有超额的利润率,用整合重构竞争格局,在一个细分市场里创造了一个媒体神话。今天,新框架为分众创下了年赢利三亿多人民币的辉煌战绩,成为分众板块上第二大的利润贡献源。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收购改变了中国整个户外广告业的格局。
江南春常说:“分众的智慧一半来自我,另一半则来自老谭”。正是由于谭智在细分领域的新框架的整合,对江南春的思维构成了强烈的冲击,随后才有了后来分众对聚众,分众对玺辰,分众对好耶为代表的互联网广告板块,分众对点告为代表的手机广告板块的收购,每一块整合就像当初对谭智框架模式的一次翻版,于是才有了今天分众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横跨数字户外、互联网广告、手机广告三大版图,并每个领域都保持遥遥领先的格局。
《青年参考》11月10日将刊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