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娱节目和明星“死磕”档案
(2008-08-05 06:58:39)
标签:
经纪人明星文娱节目编导主持人北京电视台文化 |
电视文娱节目和明星“死磕”档案
桂杰
约某东北演员到剧组做节目,对方想要钱又不好明说,等到第二天就要录节目的时候说:“我一早出差了,要是赶回来也得下午了,你们能不能把机票给我报了?”节目组尽管有些心疼,还是咬着牙说:“可以,您把机票拿给我们。”对方说“我自己手里没有机票,机票是助手负责买。”
年轻编导说:“既然他和我们演戏,我们就假装和他玩儿真的。”
“那您下午几点钟到首都机场?是哪个航站楼?我们派车接您。”东北老男人犹豫了一下:“噢,三号航站楼!”到了下午,车根本就没动,电话打给对方:“我们的车已经在路上了,请您在机场稍候。”对方一下子慌了,说:“等会儿,我看看,我自己不熟悉三号航站楼,不确定地址,你们先别来,我自己过来算了。”
没有20分钟,对方被一辆车送到演播室所在地,丝毫没有从机场出差归来风尘仆仆的迹象,甚至连行李都没有。当然,电视台这边一直“没事偷着乐”,车子按兵不动,心里却把这个明星给看扁了。“要钱还不直说,还玩儿点虚的。”
而另外一个请明星来参加活动的小姑娘就没这么幸运了。本来已经说好来,快到节目拍摄了,女明星突然变卦:“不成,今天有点不舒服,不来了。”女编导在电话那头神情紧张,声泪俱下,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没有到位得罪姑奶奶,就差在电话那头给她跪下了:“您可别不来,您不来对于您无所谓,可我的饭碗就丢了,请您理解理解我吧!”最后,经受不住小编导在电话里软磨硬泡死去活来的哭诉。
女星最后招架不住,发了怜悯之心,来了。
其中一档节目的主编在传授邀请明星的经验时,只有两个字:“死磕!”他和手下的人举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访谈张曼玉的例子。据说张曼玉至少晾了鲁豫8次,后来想通了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是因为她代言了一款化妆品的品牌,访谈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带着那个化妆品的老总一起接受访谈。
“再大牌的主持人,也有泪往心里流的时候。”北京台主持人向真在采访潘虹的时候,特意开车从北京到天津她拍片的现场,“潘虹是一个很孤高的人,也拒绝谈和她私生活有关的一切内容。她说的一些话听上去很高深。”但是,由于被主持人的真情感动,也同时为自己即将播出的影片预热,那期的访谈她还是开了金口,而且收视效果也不错。
而编导们更深的感悟是,其实和明星打交道,最难缠的有时候是明星身边的经纪人。
经纪人说:“做节目可以,但是要钱!”
编导说:“要多少钱?两千!”
“这么大腕儿要两千,肯定丢不起那人,钱到谁兜里去了不一定!”编导时候感慨。
年轻影星邓某来台里做谈话节目,他的经纪人说:“不能谈和他和孙某的恋情!”编导一头雾水:“不谈这个谈什么啊?”缓兵之计就是先答应下来再说。
来到节目现场,访谈的内容有1/3的都是说恋爱的事儿。据说节目结束后,邓的经纪人像头小母猪一样上蹿下跳:“真不像话,怎么老说这种东西?下次再这样就不录了。”
结果到节目即将播出的时候,编导给经纪人打了一个电话:“既然来了现场,你们又不配合,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你们还不合作,节目还想不想播了?”那个经纪人气焰也没了:“嘻嘻,下次一定好好合作!”
后来,有其他媒体的人透露:“孙的经纪人就是这么一个风格。”
还有一个著名影星的经纪人,也是对节目组提出了很多要求,不许这个不许那个,“我们不会抚琴,别提抚琴的事,也不唱歌跳舞,不愿意。”经纪人其实都是从保护艺人的角度出发着想,但是真正到了访谈节目现场,只要你准备得当,艺人们会很配合。
“你不会抚琴没关系,找个老师在现场教你,你就秀一下,和观众互动一下,给大家取那么一个乐,行不行?”结果,在现场艺人很愿意,节目效果很好,而且也没有影响他的形象。
和明星过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的时候领导要出来撑腰。
某著名导演兼演员的太太,在屏幕上以“泼辣”成名,在参加北京电视台的一档有关抗震的节目,因为候场时间长,访谈的时候被安排在北川中学学生的后面,火冒三丈。“我没有见过你们这样高傲的剧组,让嘉宾等,简直素质太差。”随即又否定说,“你们前边的节目根本就不适合录!”一直在陪着笑脸的主持人这时反问了一句:“你什么意思啊。”那个女星显示了“泼皮”本色,先是差点背过气去,然后说:“你们前边的节目都是在那里臭美,弄那么好有什么用啊!”
最后,还是中心主任出来道了个歉,安抚了一下,女明星才闭嘴女明星当然还是识相的,没有再说什么,但这个人的形象通过这次事件在北京台工作人员的心中直线下滑,“我原来还是很喜欢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