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杰
桂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71
  • 关注人气:8,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学者用宗教的癫狂探寻柴窑真相

(2007-12-30 20:24:54)
标签:

日本学者

柴窑

对中如云

瓷器

文化

 

 

日本学者用宗教的癫狂探寻柴窑真相

桂杰

 

它被称为“世界陶瓷器史上的奇迹”。因为它虽然在文献上确有记载,但数百年间不仅无人见过,而且连窑址也没有找到。这就是只存在了9年的后周官窑——柴窑。

然而10年前,一位日本收藏家偶然见到了一个“青百合花瓶”,朋友随口提出的疑问让他花费了10年时间探寻源头。近日出版的《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中记载了他的研究过程。

“青百合花瓶”(又叫“雨过天青觚”)的瓷器之美丽让人赞叹。“我认为它是绝迹千年的柴窑作品,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件、惟一一件柴窑作品。”日本收藏家、学者对中如云坚信自己的判断,在很多人看来他对于柴窑的痴迷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宗教的癫狂。

柴窑,乃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皇帝柴荣的官窑,虽然史书中不乏记载,但柴窑作品至今未见踪迹,以至人们都开始怀疑其存在,有人说这是中国陶瓷器史上最大的谜。

对中如云介绍说,这件“青百合花瓶”是199810月他从从事美术研究的K先生处得到的。初次见到这个青百合花瓶的时候,对中如云说自己像被雷击中一样,吃了好大一惊,于是他一猛子扎进探寻这个瓶子真正身世的过程中。

但就是这样美到令人瞠目的文物却没有任何介绍,无从查考。只是凭文物专家的直觉,这是一件名品的可能性很大。但古玩行业中造假者也很多,有些足以以假乱真,在调查的过程中,对中如云大胆的判断他手上的这个瓶子就是历史传说中的柴窑。

然而当他请教日本和中国的相关专家时,却被泼了冷水。很多专家也认为明清之前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做出这样精美的瓷器。

在鉴定“青百合花瓶”是否是柴窑过程中,特别是最关键的制作年代的鉴定,这很大程度要依赖专家的“眼力”,而不是通过科学鉴定方法。因为文物是商品,对于制作年代的鉴定需要“取样”,即使是很小一点,文物也会遭到破坏,更何况有些鉴定需要把样本进行粉碎。所以对这类文物进行科学鉴定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情。

但是,令人钦佩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加上朋友的建议,对中如云下定决心把“青百合花瓶”送到最早开发出“热致冷光法”的牛津大学进行科学鉴定。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必毁坏瓷器,只需从底部取一点材料下来即可。

等候鉴定结果的一个月让对中如云备感煎熬。当他的朋友告诉他接过寄来后,两个人几乎不敢拆开信封。终于,结果出现了:牛津大学的专家用“热发光法”测定出,“青百合花瓶”的烧制年代在公元700年至1100年之间。而柴窑就在这个时间范围内。

尽管这一结果得到了中美多位学者的认可。不过,文物界的人士也指出“对中先生的推断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年代测定也是可信的,但这毕竟是孤证,而且不是直接的证据,如要最后证实,仍需‘小心求证’。”

在《至宝·千年之旅——发现绝迹千年的柴窑》一书中,最打动人的其实就是对中如云那着了魔一般的执着研究精神,他动用了各种方法执着的论证这他心中的柴窑。其中有一个故事写道,为了验证柴窑记载的“明如镜,声如磬”,对中如云真的把手里的宝贝当作酒具来饮用,当酒注满之后,他凑上去看,果真发现青百合花瓶里清晰的倒映着自己的面容,而真正用它来喝酒的时候,瓶子不断倾斜时,瓶子里面顿时想起了“乒”“涪”这样的声音。看到这里,我感觉其实瓶子是否是柴窑其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关键是日本对中如云在考据的过程中获得了一般的收藏家从来没有过的快感和一般三折的惊喜,他太幸福了,他已经找寻到了心目中的柴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