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者身上的文化标签

(2007-10-30 00:53:07)
标签:

随笔/感悟

文化

长衫先生

李里

南怀瑾

论语热

有关服装

时尚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学者身上的文化标签
 

学者身上的文化标签

桂杰

 

200710月中旬,我在北京深秋时节见到了四川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李里,虽然素昧平生,但隐约中对于这位年轻的学人颇有好感,这种好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他从小喜爱并研读国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所不通,还有一个原因是李里平素总是一身长衫打扮,人称长衫先生,就凭自己的这身服装,不需要出口成章,出门上街时候的回头率已经是百分百,这样一个标新立异的人让我希望有机会坐到他的对面,守着一壶暖茶好好聊聊。

有人说,衣服是我们内心的一个表情,我倒是觉得,衣服其实也是我们身上的一张文化标签。

我认识的诗人潘洗尘无论何时见到他总是身着一条白色的裤子,一尘不染,别有风度。曾经去过北极、南极和珠峰地区考察采访,人称为“三极记者”的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叶研平时总是脚着一双陆战鞋,你叫他的时候,他会啪的一个立正,在你面前轻轻的说声“到!”没有参过军的叶研最喜欢军营,因此着装上的陆战风格就成了他的某种特色。

自幼迷恋国学的李里穿长衫已有多年了。13岁那年,一次诗歌朗诵会上他穿长衫表演获得观众青睐,于是拿出省下来的20多块钱,请一位做戏装的老裁缝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件灰色长衫,从此便与长衫结下不解之缘。

李里的选择和他的出身有很大关系。他出生于重庆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重庆一所大学的教授,母亲的家学渊源十分深厚———李里外婆的祖父、父亲和叔父被并称为“小三苏”,琴棋书画很有造诣。李里继承了家族的艺术天赋,深深沉迷于神奇瑰丽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但是,李里刚开始穿长衫的时候,家里人却并不支持他,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形式主义。李里却固执己见,无奈之下家人只好与他妥协:穿长衫可以,但在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可以穿。李里答应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里弘扬国学的执著渐渐被家人理解。后来李里声名远扬,家里人便不再对他进行约束了。

李里自己也说起过穿长衫的主要原因:他感觉穿长衫飘逸,玉树临风,符合读书人的气质,此外,他认为长衫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本质———西装是上下两截,表现西方文化崇尚分析,而长衫从上到下浑然一体,正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中和”、“天人合一”的内涵!

李里此次来京是发布他的新书《<论语>讲义》,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李里草堂国学系列”中的第一本,也是李里厚积薄发的处子之作,余下还将推出《国学精义》、《蒙书讲义》、《<孟子>讲义》、《<大学><中庸>讲义》等数种。近年来,在《于丹<论语>心得》大卖的影响下,国学,尤其是《论语》的读解成为大热门,但李里的书在成书之前已经在成都的高校、社区、机关、企业等地方为百姓宣讲7次之久,他的书出版并不是赶出版的热潮,而是自己讲义的一个锤炼和保存。

李里当天在京和读者见面身着一件棕色的长衫,和杂志封面拍过的那件有些相像,但却是另外一件,据说,这样的长衫他一共有20多件。人穿衣服,有时候是衣服找人,当长衫配上李里的时候,让人觉得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优雅,这样一个整天醉心于国学,并以此为生的人原本就应该如此穿着。

当天的见面会,不是以专家的吹捧推荐为主,而是让李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只见他用繁体字在黑板上由右往左立书,文章典故信口拈来,课讲得行云流水,幽默生动。当时我想起来去一下洗手间,都怕错过精彩的篇章而一直忍到本堂课结束。

除了穿长衫,实际上,李里的其他做派也很传统,比如他穿圆口布鞋,在成都郊区农村租了一间“草堂”住,而且平素喜欢用小楷写字。因此,我看到的李里以一个纯然儒者的身份在践履儒学,自觉地延续着儒家血脉,长衫的选择最初可能是因为“喜欢”或者“好玩”,到最后却变成了和他浑然一体的东西,长衫已经成了他生命状态的某种延续。

除了李里,还有90岁高龄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也喜欢身着长衫,老先生笑言:“我这一生走南闯北,不管去哪里,总是一身长袍。”

对于这一身长袍打扮,南怀瑾先生是如此解释的:“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学者身上的文化标签(大师南怀瑾)

南怀瑾一语道破长衫的文化内涵,“表里如一”在这些学者的身上达到了高度和谐与统一。这个世界上,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注定让绝大多数人此生注定跟着名牌走,要么浑身是假雄赳赳,要么用真名牌把自己恶俗的包装起来,了无情趣。实际上,在一些时候,最时尚和前卫的东西,其实就是回归传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海的力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