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居所不是富人的专利

(2007-09-09 08:50:14)
标签: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房产

第二居所

昆明

北京

都市生活

 

第二居所不是富人的专利

桂杰

 

    昨天,家里的一个亲戚从承德来到北京,说是要在北京周边置办一套房产,养在那里不会贬值,同时还可以有另外一套房子供自己周末的时候过来度假休闲。当天,我们在北京往东20公里的燕郊转几个楼盘,亲戚看重了一处并当场刷卡交钱排上了号。

    而不久前出差到山东的海滨城市日照,听当地人介绍说目前已经有近400位北京人购买了当地的“教授花园”,这其中有九成为北大教授。置办第二居所成为很多都市人的置业和生活的梦想。而我的同学则鼓动我到昆明购置房产,她说,昆明市郊建成的野鸭湖别墅群也打出了“第二居所”的招牌,千方百计的吸引那些需要北纬25度人生的人。

    据说在有关第二居所的排名上,国内的城市中昆明、成都、杭州3大城市比较靠前,而且昆明位居第一。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第二居所”之间的竞争仍然还是资源的竞争,同时随着“第二居所”选择的全国化,“第二居所”被选地的财富阶层置业所面临的压力不可避免地增大。同时,房地产资本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也愈发明显。

“人的第一居所是养身的,第二居所则是养心的。”第二居所是另外一个都市梦。

实际上,“第二居所”是在满足都市人“生存”功能后,中国人在“生活”功能的另外需求———“第二居所”是日益富裕的中国人为增加居所功能、拓展自身生活空间、改变自我生活方式、获得投资手段等需求而选择的为个人所拥有的第二处以上房产。

我家的亲戚购置的房子不是豪宅,只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两室一厅,但那套房子紧挨着潮白河,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风景,而房子的附近高尔夫球场和绿化带也是一应俱全。朋友说,他只想在自己的支付能力内拥有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朋友的选择让我对于第二居所有了新的感悟,第二居所绝对不代表很奢华的地方,而且也不是富人的专利,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在于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一个商人可以一口气买五、六套房子,但可能没有第二居所,一对夫妇如果能够在野外睡到睡袋里面看星星,其实,他们已经有了第二居所的感受,那就是生活得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方地产报的总经理单大伟一次和我谈及第二居所时曾经这样说。这位哥们就把自己的婚礼蜜月地选在了云南,并扬言如果自己要选择“第二居所”,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而且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的“体验之都”昆明肯定是首选。

音乐人黑楠也有过寻找第二居所的经历,他曾经在北京的一个郊区买了一套别墅,想在那里修身养性,但是这套别墅周边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都跟不上,因此到最后根本没有办法住,因此,黑楠认为,第二居所肯定不是一套要摆在别处的房屋,而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活和工作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三五个好友相邻才能保证生活品质不降低。

据说目前在北京销售的外地楼盘在项目定位时就以两种客户为主,一种是“5+2”型,即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的北京人;另一种是“9+3”型,即一年中工作9个月、休息3个月的北京人,这其中最多的是老师和生意人,另外还有作家、画家、艺术家等等。

直观的看,第二居所肯定不是那些漂在都市里面买不起房的人所能够企及的,“第二居所”就是为了掏一些人兜门里面的闲钱。

实际上,选择了第二居所并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路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很多人的人生根本没有第二条可供选择的生活路径以及生活方式。一种工作,一个追求,一个孩子,一条生活轨迹,一间房子,一辆车子,一种心情,我们就是这样在都市里面飘来荡去,忍受着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堵车,然后想着多赚点钱再买一套更大的房子。

第二居所和第二种生活匹配起来的路似乎更长,我期待着能够和家里的亲戚在北京周边相聚,并一起享受那里的落日和灯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