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歌曲在何处失落?

(2007-06-05 22:13:42)
标签:

校园歌曲

高晓松

原创

激情

木吉他

校园歌曲在何处失落?

  

    若干年前,以《同桌的你》而出名的高晓松开创了校园歌曲“白衣飘飘的年代”,当时,有一批优秀的校园歌手为音乐甚至可以放弃学业。在90年代,清华大学的校园里是大草坪上歌声飘扬的时代,一批自己写歌唱歌的学子坚强的存活在校园纯净的空气之中。

    今天,人们似乎冷静的发现,这是一个校园歌曲已经逝去了的时代,没有令人过目难忘的新作,更少有狂热的歌手在校园内游荡。

    不知为何,在年轻的心中,激情好像死亡了一般,而那些与激情一起存活的理想主义情怀也已经一路远去。所以,现在的很多歌手,即便有再精湛的技术,灵感也不会从天而降。校园早已不是过去的校园,在校的学生比我们想得要要忙乱的多,他们所承受的走向社会的压力也比过去大的多,考外语、实习、找工作、考研出国、办公司,甚至参加各种选秀。

    的确,学生时代不再等于清闲,大学也不再等于象牙塔。于是,时间为更现实的东西让步,唱歌和写诗一样显得奢侈和虚无,更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算计如何完成学业计划或者就业问题,哪里还顾得上细细回味走过的路,怀念自己爱过的人,写让自己动情的歌。

    听大学生演唱,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用失真变味儿的电声干嚎,或者对商业味极浓的歌曲津津乐道,很多歌曲一听就是制作出来的,而不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这恐怕就是选秀之类的活动带来的后遗症。

    不久前,到北京传媒大学参加“北京高校原创校园歌曲”的启动仪式,到场的高晓松直言,现在大学的一切味道都淡了,大学忙着扩招之后,大学的院墙已经矮得和高跟鞋的鞋跟一样高了,以前,大学有它独特的思考和品味,和社会完全不一样。当时外面的人听四大天王的时候,我们在听崔健。那时,写歌还是一种精英活动,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写的歌曲中那种茶一样的香味消失了。

    说这话的时候,长发披肩的高晓松,一脸沧桑但言辞犀利:“我希望听到那些不口水的音乐,大学生没必要急着向娱乐圈献媚。”

    高校原创校园歌曲大赛带给我们一丝希望,至少那是大学生自己的舞台。

    十年前,我上学的时候,女生崇拜校园歌手并以找一位会弹吉他的男朋友为荣,现在,如果校园里缺少了迷恋吉他的男孩,女生说不定只能找一个在歌厅K歌一流的男生。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用一句歌词问:“我们有没有可能回到从前,在夜深的时候,分享一杯清水和一种声音?”是的,若干年后的某一个昏黄,我们在记忆里会不会还有真正值得怀念的歌声响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