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漠离天安门只有70公里

(2007-05-24 17:27:57)
标签:

沙尘暴

气候

环境

天漠

北京

沙漠离天安门只有 70公里

  

就在昨天,2007年初夏的日子,沙尘暴笼罩北京上空,人们又一次由内心感受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惊恐。

就在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曾经顺着风沙来的方向,开车到距离北京天安门只有70公里处河北怀来县那片有名的沙漠地带“天漠”探访沙尘暴的来源地,在和山一样高大的沙丘东面我们发现了一个小村庄。

小村的名字叫做“龙宝山”,是近十来年从南面的山里面搬迁过来的。村民们原本以为山下的日子会比山上富裕些,况且那会儿沙漠离他们村还有一段路呢!

在“天漠”成为了游览景点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有些还真靠它赚了些钱。但是,家门口的沙漠给他们的也只有这几张冷漠的钞票。人们到此多半只是为了远离城市,见识一下沙漠风情、寻找苍凉诗意,跑马转一圈尖笑几声,新鲜劲儿顶多维持几个小时,然后又回城市了。

唯有这肆无忌惮嘶鸣与这些老乡一年到头的相伴,可他们却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我们去的那天,见到天漠公园的入口处已经是一片破败。看门人住的小平房在风中“呜呜”颤抖。从残损的介绍中得知,人们开发这个公园是想“通过旅游促环保,通过环保促经济”的。而且,为了达到如此“促进”的目的,这片沙漠被解释为“每年有数十吨黄沙从天而降,所以称为天漠”,还说“这可能与外星文明和外星人有关。”

呵,这听起来多有趣啊!而人们却不知道,有趣的背后藏而不露的是愚昧、荒谬、无知,这一切都是商业操作下的一个阴谋,背后则是土地沙漠化狰狞的笑脸。

我不知道人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态编造了这份诗意,人们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态来玩赏这份诗意的!在科学和事实面前,这些东西都暴露了虚伪的本性,变得弱不禁风。——有关专家早已经对此做出了判定,这些沙子并非从天而降,也和外星人没有半点联系。从来源上讲,这些沙子是从内蒙古刮来的。专家解释说,由于河北怀来县盆地形状的特殊地形地貌,使本地的风速加大,而怀来又地处蒙古高原向西北平原过度地带的末端,受高原南下西北气流的影响,在西北两侧的群山中形成了“V”型盆地,风顺着“V”形口灌入。由于地理狭窄,从内蒙古刮来的风中夹杂的黄沙经过此处的时候,受到屏障作用,日渐集中就形成了“沙丘”。现在沙丘的面积已经有上千亩了,和南面的军都山一样高。

天漠就是一个谎言。撕碎了这个谎言再说现象就会更加触目惊心。

每一场大风都会使沙丘向北京方向前移了,我们当时注意到,远处的先遣黄沙已经爬上了北京河北交界处军都山的北山坡。翻过了这道山梁,沙丘就灌入了北京地界。这样看来,北京和那个叫做“龙宝山”的小村相比情形是一样的,一点儿也不容乐观,不同的是,龙宝山村的黄沙已经埋了脚面,北京的黄沙已迷了行人的眼睛。

在龙宝山村的村口,我们碰到一位老汉正赶着一群羊出村。“山上有草吗?”“没有。那也让羊啃去!”同行的记者顺手抓拍了几张照片,老汉伸手就要20快钱。很显然,老汉以为贫穷的模样也是能赚钱的,这是多么的可怜!然而,没有敢轻易的嘲笑这种可怜。在附近的山坡上,我们遇到了三位正在犁地的农民。其中的一个姓常的壮年男子诉苦说,一亩地好年景也才能收300斤玉米,一斤卖上3毛钱,一亩地拼死拼活才得90块钱。问他收成为何这么差,他说因为全是沙子没有水浇地。他指着山坡上的苹果树说,每年开花的时节正是风大的时候,花都给吹落了,苹果个头很小,批发才卖1毛多一斤!

从他们那里得知,附近的几个村子,包括龙宝山村基本没有村办企业,地也不好种,属于贫困地区,农民生活很苦,喝的水全是地窖里储备的,含有大量的沙子。

在龙宝山村离沙丘最近的一户人家里,姓金的大嫂正在摊开一炕的衣服抖落,原来黄沙都钻到墙柜里去了。我们问她,“难道你不怕黄沙把房子给埋了?”大嫂想了想说:“没啥怕的,都习惯了。反正这么多人呢,不会不管咱!”

我们又问了其他一些村民,得到的回答都很相似。于是,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在黄沙面前永远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当出于本能付出的一点点努力没有立刻收到成效的时候,人们也很容易轻易放弃。所以,有一点可以理解他们的是,在我们看来,他们让羊啃山和烧树枝都是破坏,而他们脑子里的概念却是得用且用,得过且过。从这个角度看来,上升到法律和政策的援助、自救等群体行动对于当地的人们是多么迫切的需要啊!

满天的沙尘刮过,随时有可能再来,随时有可能吞噬了这个叫做“龙宝山”的小村庄。几年之后,再次见到沙尘暴的时候,我不知道,那个叫龙宝山的小村是否安然无恙,它和70公里以外的北京城同样都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