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杰
桂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21
  • 关注人气:8,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晚心情

(2007-01-25 09:31:57)

【我把小黑的纸条紧紧握在手里,连流泪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觉得疼,疼,疼,揪心的疼,我大口喘着气,并没有大声哀嚎,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就使劲的蹬腿,那种感觉,真像一条赤裸裸躺在案板上喘息的鱼。 】

 

那一晚心情

 

    民间有一句老话,叫做“儿的生日娘的苦日”,意思是说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是个幸福的受难日,有人甚至说生孩子就是到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宝宝出生之后,看到他安静而甜蜜的躺在我身边酣睡,看到他用清澈无邪的眼神静静的看着我们,看到他因为要吃奶而焦急哭红的脸庞,看着他梦中咧嘴微笑或是皱起眉头的样子,我无时不刻有凑过去亲吻他的冲动,一个幼小而灵动的生命,让人如此爱怜,让人如此幸福,小黑总是说,看着儿子的时候,他任何的烦心事儿都抛到脑后去了!

    记得生宝宝的那一晚,我几乎是做了一个下午的胎心监护,主管医生总是觉得我的胎心监护有问题,大概的意思说是出现了三四次胎心减速,所谓胎心减速就是说,当我子宫收缩出现阵痛的时候,胎儿心脏的跳动就会变慢,这样的情况有一定的危险,也许会在分娩的时候造成胎儿的窒息甚至死亡。

    那天,当医生神情严肃的把这一情况通报我和小黑的时候,一瞬间,我们两个都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医生最后撂下话,是自己生还是剖宫产,你们自己拿主意吧。

    是剖还是生?这真的是一个问题。怀孕的时候,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取自然分娩,遵从大自然的法则,等待瓜熟蒂落。最主要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了解,我们已经意识到剖宫产虽然生的时候母亲要舒服一些,但是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对于婴儿的肺部发育没有好处,剖宫产婴儿得肺炎的几率要大大高于自然分娩的婴儿。

    然而,就在我们俩儿抉择的时候,临床的产妇出现的意外情况又让我们不寒而栗。那个产妇在预产期就要到来的时候例行检查,出现过几次胎心减速的情况,当时他们特意从县城的医院转到了我们所在的北京市最大的妇产医院。结果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预产期到来的前一天,她忽然觉得身体不适,来医院检查才发现胎儿已经完全没有了心跳,马上就要降生的孩子突然间就失去了。

    听了她的故事,看到了她一家的悲伤和眼泪,我和小黑在抉择的瞬间有些犹豫,如果真的自己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就在我们举棋不定的时候,又是想起了老爸的叮咛,一定要自己生,剖宫产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手术,对于你自己后期的恢复也有很多不适,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相信你的宝宝是最棒的。

    容不得太长时间思考,我们就坚定地告诉医生,我还是决定自己生。

    终于开了两个指的宫口,准备进产房了,在产房门口我和小黑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的哭嚎声“疼死我了!”“哎呀!我不行了!”……我和小黑相视看了一眼,小黑轻轻地亲了一下我说,去吧,老婆。

    在产房里,宫口还没有开全的人都在产床上待产,一个助产士跑到我的跟前,又对我一阵危言耸听,你胎心减速好几次还要自己生,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你自己说说要出现危险情况怎么办?我一边忍受着疼痛一边对医生说,实在不行,我也要等到最后一刻再手术,我相信我们的宝宝经过阵痛之后是不一样的。医生不再说什么走开了。

    在我最疼痛难忍的时候,一个护士走进来来递给我一张纸条,说是门口等候的家属要求交给我的,纸条是小黑递进来的,上面写到:“老婆,刚才忘记告诉你,坚强些,你是最棒的!妈和我都在外面等你,爱你!”我把小黑的纸条紧紧握在手里,连流泪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觉得疼,疼,疼,揪心的疼,我大口喘着气,并没有大声哀嚎,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就使劲的蹬腿,那种感觉,真像一条赤裸裸躺在案板上喘息的鱼。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我开始一次次憋气、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冲刺,当时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告诉自己要按照医生说的做,记住呼吸和用力的要领,一次一次,像海浪一定要把海里的东西冲上岸一样,我在努力,竭尽全力。

终于,我成功了,宝宝用清脆嘹亮的啼哭向我们报告他的到来。

最初在产房门口等我的小黑给我看了他当时写给我的信,他说:“老婆,你真棒!每次看到你疼痛,我心如刀绞,真希望能够替你承担所有的痛苦,可是儿子还是与你亲,连痛苦都希望你能够为他承担!”

    2006年1月23凌晨1点50分,我和小黑终于经历了人生的飞跃,选择了一个一辈子也无法退休的职业——为人父母,那个晚上,我们的心里充满了酸甜苦辣,有叹息,有幸福的泪水,有无奈,有等待,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