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林匹克回忆录》读后感

(2008-08-07 14:40:22)
标签:

奥林匹克

分类: 读书笔记

    近日出版社朋友送我一本《奥林匹克回忆录》(中译本),是皮埃尔.德.顾拜旦在69岁高龄时所著。过去也曾读过这方面的书,但是大多数是别人的研究成果。而这本书史实的可信度高,读了以后确实感受不同,能够让人体味到奥林匹克早期时候先驱们的艰辛和喜悦。

    首先,顾拜旦作为法国一个收入微薄的年轻人,却一定要全面恢复奥林匹克运动,而且一辈子为此而奋斗。应该说,奥林匹克运动一切的后人都要感谢这位伟大的先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当年成就这个事业是多么的艰难。

    关于奥林匹克的价值取向,现代人大多知道“更高、更快、更强”,也可能知道“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其实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这也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早期的法案有两个根本的条文:一是奥委会要独立于政治和经济之外,一是运动员要保证业余性。另外,奥林匹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比如,在举办奥运会的同时还要举行青年营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平相处,此外,还要举办各种相关文化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林匹克运动也是教育活动。

    奥林匹克选手的业余身份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在早期时候由于先驱们为了追求奥运会能够独立于政治、经济之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许多奥运会委员变卖了自己的房产来维持奥运会的举办,真是令人感动。现在,由于奥运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NBA大款们、网球大师们都纷纷参加奥运会(由于足球对于队员年龄的限制导致一些大牌球星不能参加,很是遗憾)。反过来,他(她)们也使得奥运会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悲剧之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