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莘县一中语文学科究竟要教什么”研讨会纪实

(2014-04-23 15:20:28)
标签:

杂谈



http://s1/original/001nxJnLzy6IkxwAdeE80&690

http://s8/original/001nxJnLzy6Ikxy0flR87&690


2014422日晚,我校语文学科中心组在小会议室召开中心组成立以来的第二次研讨会,会议围绕“莘县一中语文学科究竟要教什么”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会议由中心组组长王学彪老师组织,中心组成员全部参加,王际宪校长莅临指导。

会议伊始,王学彪老师首先明确解读了本次研讨会的议题——教什么。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考点错综庞杂,所以确定教什么对语文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正是本次研讨会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中心组成员分别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学科究竟要教什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孙淑芳老师提出,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能力,而且知识与能力紧密相连。我们要以知识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孙老师还建议利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教学,降低文言文考试比重,提升现代文考试分值,从而让学生重视现代文的阅读与学习。

吴春华老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谈语文教学。吴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是语文的工具性的体现。除此,还应指导学生通过对小说、散文等文学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苏博伦老师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读、写、考的能力。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语感,高一高二应加强阅读的教学。写作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审题立意是显性要求,需要老师的指导;语言的文采是隐性要求,这是一个慢功夫,需慢慢培养。苏老师还建议培养班级作文苗子,通过印发学生作文,使之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当然,读和写的能力都要转化为得分的能力,即考试能力。

周根海老师特别强调“积累、思考”是学好语文的四字真言。积累主要指知识、情感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思考是抽象的、无形的东西,需要让学生在平时养成思考的习惯,并引导学生要学会感动。

张相涛老师指出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应的,张老师尝试着开设了口语交际课、读书交流课和写作互评课。丰富多彩的课型,让老师们耳目一新,相信肯定也会深受学生欢迎,并受益良多。

吕丽敏老师尝试以编演课本剧带动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言文,避免了文言文教学的单调与乏味。吕老师还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教学中要下功夫夯实基础知识。

宋秀芳老师强调经典篇目需要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根本,背诵才可以将所学真正内化。宋老师还倡议多开展一些现代文的赏析课。

潘洪泽老师提出学好语文需要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习惯、知识、能力。习惯包括查字典、背诵、联想、书写、积累和说话。潘老师尤其强调了说话的习惯,凡是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的学生,语文成绩都不出众,与会老师都表示深有同感。所以不能忽略培养学生说话的习惯,要让学生敢说,多说,我们老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知识包括语言和体验两个方面,体验指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潘老师还提出学案导学在高三做就行,并提议学校组织人力就高三复习编写我们自己的导学学案。

福强针对自己目前的教学试验谈了自己语文教学的重心。常规课堂方面,福强采用多种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增加学生阅读量,让阅读常态化,福强开展了每日一文系列阅读;福强还创办了班级报栏——读报时间,每天上午张贴当日时事要闻,从而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为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福强开展课前诗歌读讲活动,由学生主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逐渐提升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王学彪老师谈了语文的矛盾和语文教什么两个问题。王老师指出了语文教学多方面的矛盾——课标与考纲的矛盾、素质与分数的矛盾、生活与文学的矛盾、高一高二与高三的矛盾、学生层次差异大与教学方式单一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王老师提出了解决办法——一切统一到高三与高考上。关于教什么的问题,王老师认为需回到语文本身上来,即语言文字。对于文本教学,老师需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写的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10位中心组成员发言完毕, 王际宪校长作了总结点评。王校长要求我们重视语文的基础,即字、词、句,重视语文的积累——语言、情感、思想。他还倡议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的起点,并与老师们交流了语文学科思维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方法。王校长特别强调了语文阅读应“去功利化”,不带任何目的和问题去读。最后,王校长说:“我们越来越接近目标,接近真理。”相信这不仅是对此次研讨会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全体语文组教师工作的认可与鼓励。

与上次研讨会如此相似,时针又一次悄悄指向了晚上10点,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研讨会完美闭幕,从老师们喜悦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大家在这次研讨会中均受益匪浅,大家对今后的语文教学要教什么有了更明晰的前瞻。半年来,相信老师们已经切身体会到,莘县一中语文教学正朝着有序、系统、明确、高效迈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