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神秘 “独门武功”纸笔外
(2013-07-18 17:49:59)
标签: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活色生香记者神秘善用眼睛和耳朵圈子对了事就成 |
常听一些新闻人说,人物专访是最难写的,不仅要在采访前做好关于这个人物的各方面准备,还要注意沟通方式、采访内容和人物性格;最关键的是写稿时要把握人物特点,做到有深度的同时生动特色,抓住主要方面的同时还要把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表述面面俱到、生色俱佳……
做到了以上这些,才有可能让你笔下的人物在看到这篇专访时达到满意。其实,能否写好一篇人物专访是考察一个记者是否称职的标准。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写好人物关键要把握人物的过人之处,抓住核心要害,将之放大、立体化、生动化,基本上也就可以让你笔下人物“活”起来。
一 采访前做好详细准备
1、采访者要给被采访者稳重、诚实、严谨、已做好准备的第一印象;
2、采访内容要考虑被采访者的年龄、性格和身份地位等,不要涉及到一些与其无关的话题;
3、采访时机要把握好。建议先以拉家常的方式接近对方,然后慢慢导入采访的内容。
4、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被采访者的喜好、日常活动、工作范围、感兴趣的话题等等。
5、最关键的切入点:被采访者曾经的光辉业绩或经历,每个小有成就的人都喜欢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辉煌中,要精心挖掘并作为靠近他的捷径。
6、生活习惯和爱好看似与采访并不直接相关,事实上,这些细节正是人物成功赖以实现的根基,细节决定成败,成功人士往往有一些使他们成为现在缺之不可的习惯。
二 人物专访的20个主要问题(朋友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呀,这是心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1
你一生中最好(或者最糟糕)的时光?在这样时光中您得到怎样的启示?
•2
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情况下会令你生气?悲伤?高兴?害怕?
•3
什么事情会让你哭,或者笑?
•4
你童年时候最主要的大事?童年的哪些经历造就了你今天的(成功、失败、信仰、意见、人格、性格)?
•5
你最好的性格特征是?(与今天成功的关系)
•6
你最大的缺点是?
•7
你周围最多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房子着火,你最想带着走的是什么?(旧情书、老照片、电脑硬盘……是经常答案)
•8
你平常读什么?(书架上的书和杂志)
•9
你的偶像是?你最崇拜的十个人?为什么?
•10
你最主要的目标是?最主要的问题是?(从专业角度和个人角度)目前你如何逐步实现你的目标和处理你的问题?
•11
你周围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从朋友、配偶、同事到下属,圈子决定成败)
•12
你业余时间怎么过?
•13
对你来说,什么样的事件、概念和哲学是真正重要的?(从个人角度和专业角度)你会为什么而战,甚至牺牲生命?为什么?你采取过(或者将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支持你的信仰?
•14
你的一天通常是怎么度过的?
•15
你的梦想是什么?
•16
你如何对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有人侮辱你,你会怎么做?反击、无视、或者其他的?在一个都是陌生人的聚会,你会怎么做?如果在自助餐的长队里有人插队,你会怎么做?
•17
你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里程碑是?(通常回答:结婚、生子、离婚、搬家、工作)
•18
你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最自豪的事情?
•19
如果要列一份你的主要性格特征表,你会怎么写?
•20
你希望人们以什么方式记住你?
三 如何列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善于研究分析资料,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精于提问,就会有收获。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要求对现实生活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在设计提问时应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关键——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深度报道的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优秀的记者,是最善于倾听的。的确,善于倾听往往容易有丰厚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等,都会因你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5、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6、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7、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8、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9、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四 定稿
将采访得到的资料按主题要求,迅速脉络分明地整理出一篇稿件。人物专访最好在成稿后给被采访者看一下,以确定一些时间、事件等细节的准确以及人物性格和一些重要事件在报道上的分寸。
一名成功的记者,应该通过采访和每一位被访者成为朋友,这样,不仅能使你的工作获得工作以外的情感和精神回报,也可以使你初入职场的人脉圈子得以迅速扩大,你的记者之路将来也会越来越宽,走得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