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惠山祠堂6座“姓”杨
(2009-09-01 21:50:02)
标签:
杨姓祠堂古街河塘杨震惠山杂谈 |
分类: 姓氏热点 |
惠山古街有祠堂118座,涉及姓氏近80个,但哪个姓氏拥有的祠堂最多?昨日采访得知,杨姓祠堂有6座,创惠山古街祠堂群中“一姓多祠”之最。
据悉,杨姓拥有的6座祠堂,具体分布是:惠山直街3只、惠山横街1只、惠山下河塘2只。其中有3只祠堂的祀主不是无锡人,是其居锡后裔为纪念先祖功德而在惠山建祠。值得一提的是,杨姓祠堂的各祀主生活年代涉及到汉代、宋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其经历与业绩都有生动的故事。
直街杨姓三祠:
祀主均为刚烈之士
位于直街上的杨姓三祠,分别是杨追远祠、杨忠襄祠和杨观察祠。
杨追远祠,祀杨氏远祖东汉太尉杨震。杨震为官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任荆州刺史时,他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杨震调任东莱,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拜会杨震,深夜辞别时,从怀中捧出黄金欲送恩师。杨震说:“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我个人什么东西。”可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杨震声色俱厉地说:“还有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万分,只得离开。杨震的子孙为缅怀其清正德操,取堂名为“四知堂”。成语“夜幕却金”,说的就是杨震廉洁拒贿的故事。
杨忠襄祠,祀主杨邦义。1129年,金兵入侵建康(今南京)时,虽然职务仅是普通的通判文官,没有兵权,但杨邦义仍拼死抵抗。被俘后,金兀术亲自出面诱降,杨邦义大义凛然,决不投降,最后被金兵开膛剖心,壮烈殉国,成为后世敬仰学习的民族英雄。
杨观察祠,祀主杨梦槎,官至四川丰都知县。乾隆年间,随炮局与定边将军远征金川平乱,败于木果木被俘,劝降不从,众寇贼请杨梦槎传授点炮法。杨梦槎故意装进过量火药,炮身炸裂,寇贼死伤众多,梦槎被害。
横街及下河塘杨姓三祠:
祀主是一家人
位于横街及下河塘的三座杨姓祠堂,其名称分别是杨四褒祠、杨藕芳祠和杨祠,祀主都是无锡人。
杨四褒祠的祀主杨延俊,与李鸿章是同榜举人和进士。杨延俊为官期间忠诚无私,受百姓拥戴。其子杨宗瀚(字藕芳),在清名将刘铭传出任台湾巡抚时,参与过对台湾的开发,政绩卓著。我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台湾基隆至新竹的铁路,就是杨藕芳组织铺设的。回无锡后,他又和其兄杨宗濂(字艺芳)一起创办了无锡第一家近代工业――业勤纱厂。杨祠,祀清山西布政使杨宗濂。祠原为杨节妇祠,民国初年建。杨宗濂承父杨延俊之荫,佐李鸿章幕。1900年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抵死巷战,身左、右两股负伤。
惠山古街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且面积不大,杨姓何以能够一姓多祠?据了解,杨姓为我市望族大姓,千百年来代代均出名人贤士,颇有政绩,家境殷实。杨氏后裔尊祖祭贤风盛行,也就形成在惠山古街中一姓多祠的现象。目前,杨氏6祠堂中,杨四褒祠、杨忠襄祠、杨节孝祠已原貌恢复,国庆前将对游客开放。
(记者林洁洁通讯员宋祈新)
据悉,杨姓拥有的6座祠堂,具体分布是:惠山直街3只、惠山横街1只、惠山下河塘2只。其中有3只祠堂的祀主不是无锡人,是其居锡后裔为纪念先祖功德而在惠山建祠。值得一提的是,杨姓祠堂的各祀主生活年代涉及到汉代、宋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其经历与业绩都有生动的故事。
直街杨姓三祠:
祀主均为刚烈之士
位于直街上的杨姓三祠,分别是杨追远祠、杨忠襄祠和杨观察祠。
杨追远祠,祀杨氏远祖东汉太尉杨震。杨震为官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任荆州刺史时,他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杨震调任东莱,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拜会杨震,深夜辞别时,从怀中捧出黄金欲送恩师。杨震说:“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我个人什么东西。”可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杨震声色俱厉地说:“还有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万分,只得离开。杨震的子孙为缅怀其清正德操,取堂名为“四知堂”。成语“夜幕却金”,说的就是杨震廉洁拒贿的故事。
杨忠襄祠,祀主杨邦义。1129年,金兵入侵建康(今南京)时,虽然职务仅是普通的通判文官,没有兵权,但杨邦义仍拼死抵抗。被俘后,金兀术亲自出面诱降,杨邦义大义凛然,决不投降,最后被金兵开膛剖心,壮烈殉国,成为后世敬仰学习的民族英雄。
杨观察祠,祀主杨梦槎,官至四川丰都知县。乾隆年间,随炮局与定边将军远征金川平乱,败于木果木被俘,劝降不从,众寇贼请杨梦槎传授点炮法。杨梦槎故意装进过量火药,炮身炸裂,寇贼死伤众多,梦槎被害。
横街及下河塘杨姓三祠:
祀主是一家人
位于横街及下河塘的三座杨姓祠堂,其名称分别是杨四褒祠、杨藕芳祠和杨祠,祀主都是无锡人。
杨四褒祠的祀主杨延俊,与李鸿章是同榜举人和进士。杨延俊为官期间忠诚无私,受百姓拥戴。其子杨宗瀚(字藕芳),在清名将刘铭传出任台湾巡抚时,参与过对台湾的开发,政绩卓著。我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台湾基隆至新竹的铁路,就是杨藕芳组织铺设的。回无锡后,他又和其兄杨宗濂(字艺芳)一起创办了无锡第一家近代工业――业勤纱厂。杨祠,祀清山西布政使杨宗濂。祠原为杨节妇祠,民国初年建。杨宗濂承父杨延俊之荫,佐李鸿章幕。1900年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抵死巷战,身左、右两股负伤。
惠山古街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且面积不大,杨姓何以能够一姓多祠?据了解,杨姓为我市望族大姓,千百年来代代均出名人贤士,颇有政绩,家境殷实。杨氏后裔尊祖祭贤风盛行,也就形成在惠山古街中一姓多祠的现象。目前,杨氏6祠堂中,杨四褒祠、杨忠襄祠、杨节孝祠已原貌恢复,国庆前将对游客开放。
(记者林洁洁通讯员宋祈新)
后一篇:发挥太公优势 深挖寻根文化